8月13日,由新浪財經舉辦的線上“
碳中和高峰
論壇”重磅開幕,本次峰會邀請了來自監管層、學界、資金方、研究機構的嘉賓,在金融市場范疇內,討論
碳中和這一主題,引導上市公司做好碳中和時代的信息披露和生產安排。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出席
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她從資產管理從業者的角度分享對碳中和背后的時代大環境的思考,并談到碳中和帶來的投資機會以及華夏基金為此做出的貢獻。
李一梅表示,雙碳戰略的關鍵是技術進步。在萊特定律的指導下,需求帶來供給端成本的下降,供給端成本下降又反過來刺激更多需求。到今年5月底,中國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約580萬輛,占到全球
新能源汽車總量的一半,滲透率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到6月的12%。所以說中國僅從需求端就為全球電池成本的下降做出很大貢獻。
同時全球的投資人也在積極推進能源變革和技術革新。全球大型資管機構正在經歷一場“范式變革”,從以前的被動持有,轉變到積極地介入能源轉型,以對話、行使否決權、甚至直接介入運營等形式踐行“主動所有權”,來促使企業朝著
綠色發展、能源革命的方向邁進。
李一梅表示,如果不主動擁抱改善氣候變化、發展綠色經濟的理念,很可能面臨被時代巨輪碾壓的風險。
回歸到投資,李一梅認為可以關注三個方面:首先,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有系統性思維、中長期思維;其次,雙碳目標不僅僅利好新能源,
節能減排、儲能、特高壓、循環經濟等領域同樣是長坡賽道,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再次,化石能源行業會有結構性的機會,比如,天然氣作為
清潔能源,有可能階段性逆勢增長。又如,部分傳統化石能源企業也在加速轉型,部分煤炭公司在積極參與低碳的發展,也有可能帶來估值提升的投資機會。
總的來看,碳中和目標給投資帶來一“加”一“減”:“加”的是強調新增需求的行業,包括電氣設備與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等;“減”的是在碳中和目標的約束下,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許會出現,落后產能出清,帶來行業龍頭市占率的提升。新能源車、光伏,還有智能電網、儲能、綠色氫能、氫燃料汽車、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都將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