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關稅促家電行業將加速低碳轉型
“碳中和”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也是當前國際合作的共同話題和主賽道。據了解,在此次歐盟實施“碳關稅”之前,2007年,法國提出針對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征收進口產品“邊界調節稅”法案。
我國已明確計劃于2030年、2060年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即便沒有歐盟“碳關稅”帶來的潛在影響,我國各產業也在持續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2007年,中國政府明確提出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改革目標。2013年6月,環境保護稅法開始征求意見,并將
碳稅納入其中,但由于各界對于是否將二氧化碳納入環境稅征收范圍爭議不斷,
碳稅最終并未被納入該法案。2021年7月,我國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但碳稅相關政策法規尚未出臺。
在今年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就提出了“加快研究碳排放稅收政策,完善雙碳政策法規體系”的提案議案,通過完善碳市場核查機構的監督管理機制,要更廣泛地納入有公信力和專業能力的核查機構,提升碳數據質量,推動中國與國際碳市場機制的接軌。
劉立波具體向記者解釋道,國際碳稅政策與我國碳減排政策的對接非常復雜,比如“
碳交易的顯性減碳成本,綠電消納、能效提高等隱性減碳成本可否扣減,如何扣減”這些問題都將需要經過困難的談判過程。因此,僅從國際環境來說,在哪些領域、什么時間推出碳稅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而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國家的碳稅制度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引導企業開展雙碳工作,支持企業出口,而不是要增加企業負擔。
“征收碳關稅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引導行業穩步推進減碳全流程的控制是關鍵,包括降成本、碳足跡建設、高能效技術創新研發和推廣以及消費端的引導。”蔡凌指出。
“碳中和”的過程就是社會經濟發展大轉型的規程,也是各產業領域大變革的過程。趙梅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為王”將得到最充分的體現,“人才競爭”也將成為關鍵的成功要素,企業要徹底從市場聚焦、銷售聚焦轉回技術聚焦和產品聚焦。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