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雙碳”工作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布局重要內容,企業
綠色轉型正加速駛入“快車道”。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多家金融機構了解到,為有效滿足企業綠色低碳轉型融資需求,多家銀行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降低融資成本,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此外,多個金融機構緊密聯動,大力推進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為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均居世界前列。”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
易綱指出,實現30/60目標,需要在綠色轉型、綠色技術領域進行大量投資。如此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一小部分,主要靠引導調動社會資金參與,運用金融工具的
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實現約束條件下的最優增長路徑。
今年以來,各類金融機構持續加大綠色金融資金投放力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錢文揮表示,減排固碳是農發行的使命所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農發行的綠色貸款余額超過兩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7.68%,占全行貸款余額的近四分之一。累計發行綠色債券820.2億元人民幣、5億歐元,支持的綠色項目共計節約標準煤1400余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2700余萬噸,節水約1.8億噸。
從國有商業大行的情況看,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結合上海市實際情況指出,目前電力、鋼鐵、化工、建筑、交通等是上海
碳減排壓力較大的幾個行業。交通銀行近幾年持續加大對
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領域的信貸投放,2022年交行上海地區上述領域貸款投放量同比增加103%。
此外,股份制銀行也在頻頻發力。浦發銀行董事長鄭楊告訴記者,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浦發銀行集團口徑綠色金融余額突破萬億元,其中,綠色信貸突破了4800億元。
地方城商行近年來在綠色金融領域也有亮眼成果。江蘇銀行此前落地全國首單“ESG表現掛鉤貸款”,對信息披露充分、轉型成效好的企業,給予貸款利率優惠選擇權,助力企業提升ESG表現。該行上海地區某業務負責人表示:“從發展角度看,‘ESG表現掛鉤貸款’更具成長性,預計此類貸款有望大幅放量。”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
記者調研了解到,在加強綠色信貸投放的同時,金融機構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提供更加適配的產品和服務。
“交通銀行在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任德奇介紹,交通銀行助力小微企業盤活碳資產,在長三角地區同業中率先為碳科技公司提供
碳排放質押權融資,滿足其資金需求。積極服務全國首單綠色雙幣種自貿區離岸債券(明珠債)落地,具有首創性。
日前,建設銀行也創新在境外發行“生物多樣性”和“一帶一路”雙主題綠色債券,規模等值7.8億美元。這是建行首次發行生物多樣性主題綠色債券,也是建行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積極舉措。
此外,易綱表示,對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發放的碳減排貸款,由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一定期限的再貸款資金支持,利率為1.75%,精準直達綠色低碳項目。
推動環境信息披露
“目前金融支持綠色發展還面臨著服務標準不統一,市場主體參與度不高不廣,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有限等諸多挑戰。”鄭楊向記者表示。
鄭楊建議,這需要全球各方加強合作,強化創新力和驅動力,全力推動低碳轉型取得更大的突破。要加強多邊框架下的國際合作,盡快形成國際統一的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在此基礎上加強在規則制定、產品創新、路徑實現、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國際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完善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的標準,是我們正在下大力氣做的,需用好中歐共同分類目錄中越來越受關注、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標準,強化市場主體的信息披露和認證評估。”
易綱指出,金融部門通過制定綠色金融標準,推動環境信息披露,適當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時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可以降低社會資金參與綠色轉型的成本,促進綠色金融市場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