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遭受短期打擊,供給側和需求側結構性問題進一步凸顯。但長期看,則提高了中國產業對創新和健康的重視,增強了中國對經濟新動能方向和模式的認識,賦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
綠色金融新的內涵。
疫情沖擊彰顯綠色經濟的可持續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調結構,糾正經濟扭曲,優化要素配置,以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高質量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需求側投資、消費和出口急劇下降,加快暴露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扭曲和經濟短板,檢驗了產業鏈的韌性與再生能力,并強制性地對無效、低效的供給出清,加快對有效需求的供給。
同時,疫情的沖擊進一步加大了“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壓力,提升了產業轉型、調整、創新的緊迫性,進一步強化了新興產業、新業態、新經濟模式的地位,也暴露了公共衛生和基礎醫療的不足。因此,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不得不更加重視諸如疫情沖擊及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等制度變量、公共衛生醫療等公共治理短板因素,以確保整體社會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要求堅持綠色發展,降低廢水、廢氣、廢渣、二氧化
碳排放,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線上交易、智能物流和在線辦公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支撐制造業和服務業向更高質量發展,科技提升的傳統經濟和新興數字經濟更加綠色低碳。勞動力、土地、資源消耗高的產業和企業在疫情中沉沒成本更高、復工復產更難;依靠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的產業和信息化、數字化程度高的企業,運營成本更低,線上營運比率更高,復工復產更易。
疫情沖擊豐富了綠色金融的內涵。綠色金融的最終理念是通過金融資源分配引導生產和消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確保社會可持續發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在線運營和數字經濟不僅僅具有抗疫性,而且極具綠色特征。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是要保證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衛生健康。疫情沖擊之下,綠色經濟及綠色金融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和明確。一是保證人類生命和衛生健康的非過剩生產和服務是綠色的。二是可促進生產
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綠色消費的服務業是綠色的。三是公共安全保障以及提升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的公共事業是綠色的。隨著綠色經濟外延擴展,綠色金融的內涵也應延拓,綠色金融應在復工復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避免民生、經濟社會賴以生存的產業鏈中斷。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