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金融視角看環保項目推進面臨的挑戰
在當前多目標政策約束下,各類環保項目推進效率面臨較大挑戰。環保企業考慮各項政策規范帶來的風險與機會成本,選擇回避新項目;政府面對大型環保項目包沒有過去熟悉的融資途徑;金融機構在環保領域一片利好中因找不到可適用金融產品落地而茫然無措。
(一)環保實體運營企業“難思進取”
近年來,我們發現在污水、固廢、大氣治理等重要環保領域,一些技術開發與項目投資運營開發企業市場參與度不如以前積極,業績增長主要以并購優質存量資產或降本增效改造為方向,而投身新環保項目的積極性不高。
環保實體運營企業“難思進取”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市場上收益相對合理、后期運營收款風險小的項目有限。以固廢行業為例,由于市場上不規范競爭的存在,部分項目投標者以顯著低于市場的
價格中標,項目內含回報率甚至低于市場平均融資成本,導致后期項目難以開工或者尋求變更合同等一系列“后遺癥”,企業交易成本加大。另一方面,當前一些環保企業的融資可獲得性不足,面臨資金鏈緊張的窘境,有實力的環保實體運營企業此時轉而趁機低價收購一些未來預期收益較好的存量資產。
相對而言,并購存量環保運營類資產,并沒有增加市場上的運營項目,對環境改善效果有限。只有社會各界更多的參與投建新環保項目,并實際參與運營,才能真正為環境指標進一步改善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政府對主導的大型環保項目包融資“求賢問能”
以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為例,沿線11個省市積極響應,也轉發了中央相關文件或者印發了區域實施意見。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與環保督查推動下,地方政府深知落實長江沿線企業截污治污、治理水環境的重要性,項目也基本清晰,僅九江一個城市的水處理類項目包投資總規模就超過80億元。
然而,推動效果仍然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沒錢開工,更多的項目融資遇到困難,至少PPP模式融資的遠水解不了近渴。例如,九江市一方面要推動這些項目落地,依法合規安排財政資金支付可行性缺口補助,另一方面還要嚴防死守地方政府債務水平,確保不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市級政府當前可采用的項目資金籌措手段極為有限,更多的地方政府遇到類似項目積極“求賢問能”,尋求解決之道。
(三)金融機構對國家支持的環保產業融資“停杯投箸”
金融機構作為深度參與項目融資的參與者之一,也是環保融資市場上的“生意人”,通常懷著一腔熱情與各級政府或者投資企業對接,但大多神色黯然無功而返,面對的困難往往都是相同的,比較典型的是:有高評級融資主體但身份是不符合要求的平臺公司、新設融資主體股東背景弱、項目收益不足彌補貸款本息,或者融資項目缺少增信措施等。
即便上述條件具備,還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狀況,如項目手續不全要求先放款而違反合規性要求。如果項目融資暫時不能落地,為企業補充流動性也不失為備選金融服務,而環保企業的特征是初始投資大,后期運營投入少,很可能測算不出符合要求的營運資金需求,也無法實現投放,可謂讓金融機構參與環保企業融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