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漂綠”到“綠色沉默”,企業的氣候轉型面臨哪些壓力?
企業“漂綠”的背后有著現實商業利益的考量。隨著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群眾對綠色商品及氣候友好型企業會產生額外的青睞,并可能對綠色產品愿意支付一定的溢價,金融機構也會對此類企業提供更多的投融資便利。
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激勵的作用下,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愿意采取更多減排作用,推動企業和產品更符合政策和市場環保的要求,降低企業和產品本身的碳排放量,以更好滿足政策要求和市場趨勢。
但隨著市場的完善,各國主管機構和消費者對企業“漂綠”行為容忍度下降,“漂綠”調查和監管力度加大,企業面臨較大的處罰壓力和商業損失,企業逐步對環境和碳排放數據披露維持低調姿態,并放寬了對供應鏈企業披露碳排放數據的要求,企業從“漂綠”逐步走向“綠色沉默”。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據瑞士碳咨詢機構South Pole調研報告,來自12個發達國家的1220家大公司中,有23%的企業保持“綠色沉默”。公司依舊推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但是向大眾透露的意愿逐步降低。
2023年,蘋果公司在新產品發布會上高調宣布全新 Apple Watch 系列表款中實現
碳中和。蘋果通過報告披露了該款手表從搖籃到墳墓的基準排放,減排措施包括替代使用回收或低碳材料、在生產過程和產品充電過程替代使用清潔電力、減少航空運輸以及減排量。
但有環保組織便公開質疑,其產品宣稱實現碳中和有“漂綠”的風險。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蘋果公司以一個技術性的理由,停止推動供應商向社會公開披露工廠層級的溫室氣體數據。蘋果公司沒有對其供應鏈的碳排放情況進行充分披露的情況下,無法驗證他們的產品是否真正實現產品生產環節的碳中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