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核心設備還是二氧化碳排放連續監測系統。而說到碳監測,目前除了二氧化碳之外,一氧化碳、CH4、NOX、SO2等溫室氣體組分都是可納入檢測范圍的對象。
此前,國內首個電力行業碳排放精準計量系統于2021年在江蘇上了線,不僅第一次實現了精準計量火力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實現了碳排放實時監測。該系統在煙氣排放口安裝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裝置,全過程監控壓力、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
“雙碳”背景下,碳監測是重要的衡量手段。2023年1月生態環境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碳監測
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步證實了CO2在線監測具有較好應用前景,初步建立了CH4泄漏檢測的技術方法,并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數據初步了解了溫室氣體時空分布規律。
環保在線也曾提到過,廣義碳監測不等同于二氧化碳監測,所有溫室氣體都應被納入其中,并且相較PM2.5等大氣污染物,其對精度要求更高。而從我國目前的發展來看,國產儀器設備針對固定源排放的成熟度較高,對環境空氣監測的產品性能卻仍待提升。
當然,碳監測網絡構建的步伐不會停滯。
2021年1月,中國氣象局啟動了中國首個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核查評估系統——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年底氣象局表示已經建成了中國第一個“自上而下”反演大氣二氧化
碳源-匯變化的可業務運行的全球、中國區域和省市、格點尺度四級嵌套格網的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
2022年10月,首次利用中國碳衛星(TanSat)實現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證實,中國碳衛星具有城市級別碳排放監測的能力。中國碳衛星的目標是實現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氣混合比的高精度監測,而下一代碳衛星的論證設計工作已經開始。
今年,我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正式啟動,要為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制定“標尺”,填補國內外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與標準化建設等研究空白,開展國產衛星溫室氣體遙感探測、空間分布監測精準定位與工業園快速核查、現場監測技術物聯網裝置研發、高分辨率排放清單定量反演與校驗等在碳排放監測中的應用等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
碳監測,一個在環境監測領域異軍突起但與氣檢測板塊息息相關的細分市場,卻并不是那么容易構建碳監測網絡體系的。比如一個碳監測管理平臺,其碳核算、
碳資產管理等新型需求均需要更多技術力量的支撐,也需要更多數據支持,以及實踐出真知。
但毋庸置疑的是,碳監測這個“新貴”很受歡迎,碳監測設備,碳監測儀器儀表產品,碳監測整體解決方案,碳監測服務都將成為相關企業下一個攻城略地的目標。其中可不僅是老牌環境監測企業,看互聯網大廠齊聚智慧水務的架勢就不難看出,這個領域也將熱鬧異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