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6日是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
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兩周年。全國
碳市場第一個
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每年覆蓋二氧化
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今年7月16日是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周年的重要節點。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作為助推“雙碳”目標順利落地、促進
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國碳市場自落地以來就承載了多方期待。盡管成交時間只有兩年,但成交規模已屬于全球領先水平。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交易
價格穩中有升,促進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
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同時,碳市場減排成效逐步顯現,在促進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提高發電行業效率方面成效顯著。
運行兩年,全國碳市場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成績單。那么,從過去兩年的經驗來看,全國碳市場還存在哪些不足?未來發展方向在哪?當前的碳排放配額分配、碳核算是怎樣進行的?還有哪些完善空間?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