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度過兩周年“生日”全國
碳市場,迎來了前24個月中少見的量價齊漲。
據上海環境(601200)能源交易所公開信息,8月18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收盤價72.85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92%。過去一周的5個交易日中,
碳價有4天穩穩站在70元/噸以上,并突破了歷史新高,最高達到73元/噸。
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開市時,初始碳價為48元/噸,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交易
價格始終較為平穩,直到2023年6月底才成功站上了60元/噸。但在最近的一個半月里,碳價上漲勢頭明顯,8月10日突破了70元/噸,并在最近一周內穩穩站住,繼續上升勢頭。
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碳市場主任劉洪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全國碳市場每日成交數據市場來看,8月17日、18日的整體交易量都在百萬噸以上,說明市場確實有需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大家看到的價格都是掛牌價,而作為目前碳市場主要交易方式的大宗交易價格仍然是無法知曉的。
市場“開動”,量價齊漲
根據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重點排放單位在獲得配額后可通過碳市場對配額進行
買賣,但需在
履約截止日期前提交不少于自身排放量的配額用于
履約。從目前的兩次履約安排來看,
碳配額每兩年發放一次,履約周期也是兩年一度。
對于近期碳價陡升的原因,劉洪銘解釋,2023年本身是履約年,通過長期的
碳交易模擬培訓和2021履約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履約期臨近,價格上漲和交易量上升是趨勢。
生態環境部3月下發了《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明確第二履約期的配額分配。從整體來看,這一分配呈現緊縮趨勢,多個機組的配額分配基準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調。此外,生態環境部還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確保2023年11月15日前本行政區域95%的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12月31日前全部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一定程度上說,最近碳交易市場的活躍也反映了企業正在積極準備履約。
不過在上一個履約期里,碳價并沒有出現過這樣大的波動。數據顯示,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企業2162家,共有847家重點排放單位存在配額缺口,缺口總量約為1.88億噸,每日收盤價在40元—60元/噸之間波動,價格總體穩中有升。相比之前,當前的碳價卻出現了少見的直線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個月內,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多個涉及碳交易的重要文件,其中一個是7月17日的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額清繳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重點排放單位持有的2019—2020年度配額、2021年度配額和2022年度配額均可用于2021年度、2022年度清繳履約,也可用于交易,以及對全部排放設施關停或淘汰后不再存續的重點排放單位不予發放配額、不參與全國碳市場履約。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配額可轉結增加了部分企業的惜售心理。
另外一個則是8月17日北京
綠色交易所發布的《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
交易系統賬戶開立的通知》。由于企業可以通過購買
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抵銷比例不超過對應年度應清繳配額量的5%,因此已經暫停6年的
CCER市場重啟進度也對碳交易的預期產生影響。
“這幾個文件讓重點排放單位更清楚了今年年底履約時各自的配額情況,給了市場更明確的預期,這也可能是市場開始行動的原因。”劉洪銘說。
站上70元/噸,碳價還會更貴嗎?
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碳配額價格一直較低。當前,美國加州等地區碳市場價格在30美元/噸上下,歐洲碳交易市場價格甚至已經高達70歐元—80歐元/噸,但中國碳價在上漲后也只有10美元/噸左右。從這個角度上說,碳價的上漲是否符合了中國碳市場設計的初衷,是否證明碳價已經進入合理的、可持續上漲的軌道?
“我們今年7月份發布的碳價調查報告顯示的預期是到2025年,預期碳價升至87元/噸,在2030年之前將達到130元/噸。從全國碳市場每日成交數據市場來看,現在的市場價格是真實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劉洪銘指出,根據美國環保協會開展的中國碳市場現狀的看法和對未來預期的調查,全國碳市場的碳價將會穩步上漲,至2030年碳價對投資決策產生的影響將會顯著增加。
“我不認為當前碳價的上漲需要特別警惕。”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表示,目前全國碳市場仍然只有電力板塊,當前的上漲屬于短期上漲,不知道能持續多久,并且整體來說單價還是比較低的。在政府沒有進一步推動的情況下,碳價要保持可持續的上漲仍然較難。因此,他希望全國碳市場進一步開放,納入更多的板塊。“只有碳價漲了以后,我們才能真正知道碳排放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才能倒逼碳排放下降。目前的價格還是很寬松的,企業的成本也在能承受的范圍內。”林伯強說。
記者注意到,相關部門正在加速推進全國碳市場擴圍工作。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召開“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專項研究”相關工作
會議,隨后的6月還召開了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
會議,近期還組織了多場全國碳市場擴圍關鍵技術學術沙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