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成為展現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挑戰是全球的、長遠的。有研究顯示,2011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1.1攝氏度,人類活動已造成氣候系統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中國始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實干家和行動派。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采取節能降碳減排、建立完善碳市場、增加森林
碳匯等一系列措施。
以碳市場為例。當前,我國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碳市場不僅是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碳市場提供了借鑒,同時為促進全球碳定價機制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綠色發展的觸角已延伸至各行各業。
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部裝機比重達到50.9%,歷史性超過化石能源。近十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中國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從產銷量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從市場占有率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達28.3%,比2022年提升2.7個百分點。
工業綠色發展不斷提速。近十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36%,我國目前已經在國家層面創建了綠色工廠3616家、綠色工業園區26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03家。
中國主動承擔自身減排責任,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成為發展中國家承擔自身碳責任的典范,也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了強大動力。6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指出:“中國是生態文明的踐行者,氣候治理的行動派,我們將繼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綠色‘一帶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和幫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