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的差異性
地方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既存在上述關聯性,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地域范圍、未來管控對象、機制靈活性等方面。
地域范圍
地方碳市場服務的地域是地方省市,全國碳市場服務的地域是全國。從全國碳市場的角度,碳市場的設計要充分考慮碳市場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管控對象的減排措施、經營成本和成本轉嫁等方面的影響,通常要求碳市場設計更加平衡、更加包容。從地方碳市場的角度,地方省市之間存在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貿易結構和生態環境等較大的差異性,地方碳市場的設計可以更好地從本省市的實際需要出發,以完成本省市的環境保護、能源和碳強度約束性指標為主要目標,創新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
未來管控對象
按照目前全國碳市場的設計,未來主要的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將全部納入全國碳市場,留給地方碳市場納入的管控對象將以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業為主。管控對象的變化將對地方碳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管控對象的數量可能增長較多,對行政管理的成本提出挑戰;二是單個管控對象的碳排放量將大幅降低,對參與碳市場的驅動力產生影響;三是地方碳市場總體配額規模可能大幅下降,對地方碳市場的流動性帶來沖擊。
機制靈活性
未來,全國碳市場將覆蓋全國碳排放主體的行業和企業,覆蓋的配額規模大、納入管控的企業體量大,體制機制的穩定性要求通常壓倒靈活性要求,碳市場主動創新的風險大。而地方碳市場規模更小、市場反應更加靈敏、碳市場主動創新的風險小,因而可以探索制定更加靈活的市場機制。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