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為實現全球氣溫1.5目標,相關
碳市場機制逐步健全,與
碳市場相對應的
碳金融覆蓋內容也不斷擴大,在碳達峰
碳中和中發揮服務和引導作用。
碳金融的基礎是碳市場,碳市場的交易標的是碳金融的基礎資產,碳金融產品主要是主流金融產品在碳市場的映射,碳金融不僅包括場內市場,還包括場外市場。
全球自愿
碳減排交易機制中,國際
碳減排機制仍在存量項目中占主導,但獨立碳減排機制發展迅速,從增量項目發展趨勢看,2020年全球碳減排項目注冊量同比增長11%,新簽發的碳減排量達到3.58億噸,其中超過一半項目來自獨立碳減排機制,獨立碳減排機制核證的減排量同比增速高達30%,自愿碳減排市場逐步從國際碳減排機制占主導逐漸過渡為獨立碳減排機制、國內減排機制占主導的格局。企業的自愿承諾是
碳信用需求增加的主要推動力,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公司承諾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碳信用需求拉動獨立碳減排機制保持快速發展。
強制減排市場短期內以國家和區域碳市場建設為主,但標準會逐步趨同,市場之間逐步互認。在
碳配額交易市場中,目前全球各個國家碳市場交易規則差異較大,
碳交易價格受區域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存在較大差異,短期內全球統一碳市場建設存在較大障礙,但受貿易、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因素影響,
碳配額的核算等相關標準將加快統一和互認。
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碳市場機制將進一步完善,高碳行業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碳市場規模將穩步提高,參照全國碳交易價格及地方碳市場價格,在配額交易比例在5%時,年度碳市場交易額在320-440億元,在在配額交易比例在10%時,年度碳市場交易額在640-880億元。基于碳配額、核定碳減排量等的場內外金融產品創新將持續推進。
鑒于我國
碳排放仍處于達峰階段,圍繞碳的相關業務市場空間更大,且更具確定性,特別是在
碳計量、
碳盤查、配額
碳資產管理、減排
碳資產管理等方面,目前主要采用間接測算方法,市場仍處在起步階段,碳檢測設備主要還是側重科技研發及示范階段。設備+
平臺型企業在未來碳的計量和檢測中更具有核心優勢。掛鉤碳的金融產品創新將持續,ESG投資、掛鉤
碳排放的金融產品創新將成為未來投融資的重點。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