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先行先試,為全國碳市場啟動探路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的碳市場建設是從地方試點起步的,從2011年10月以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截至今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重點排放單位履約率保持較高水平,市場覆蓋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保持雙降。
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北京將發電、石化、水泥以及服務業等八大行業、800多家重點排放單位(包括企業和公共機構)納入管理。主管部門免費發放重點排放單位的排放配額,經核查發現實際排放超過配額的,須從碳市場購買配額完成年度履約任務,反之可以出售多余配額獲利。
北京探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
碳交易法規和市場規則,按照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適度從緊核發排放配額,建立了公開透明的排放報告和核查體系,并借助碳市場平臺、鼓勵全社會參與
碳減排。碳市場運用市場機制降低了社會
碳減排綜合成本,為北京超額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強度下降20.5%的規劃目標任務、有效控制碳排放總量起到了推進器的作用。截至目前,北京
碳配額累計成交量超4230萬噸,成交額超17.8億元,各類
碳交易產品累計成交近6900萬噸,成交額突破19.8億元。
上海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以來,構建了制度明晰、監管有序、減排有效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體系,形成了公開透明、平穩高效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當前,上海正奮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中心和
碳金融中心。
目前,上海試點碳市場包括三大交易品種,分別為上海碳配額現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和上海碳配額遠期。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碳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4374萬噸,累計成交額9.93億元;
CCER成交量占全國總成交量約41%。
2014年4月,湖北試點碳市場正式開市交易。自全國碳市場建設啟動以來,湖北省承擔全國碳排放注冊登記系統建設任務。
目前,系統主、副數據中心已經構成了同城主備系統架構,可以保證登記系統的不間斷穩定運行。系統已具備了開立賬戶、注冊登記、配額發放、交易結算、履約清繳等全業務流程功能。
“到今年6月30日,湖北碳市場配額現貨共成交9881萬噸,累計成交額21.90億元。”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董事長曾慶祝說。
2015年,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公司納入重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當時,有職工擔心完不成減排任務,但該公司以減碳為目標改進考核方式,優化管理,當年就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并賣出第一筆碳配額200多噸。隨后,該公司完成全廠6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還引進新設備、新工藝,開展節能改造。“碳交易給我們帶來了一定壓力,但也幫我們瘦身健體。”該公司總經理包英捷表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