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 家指出,初期配 額分配總體充足 現階段企業履 約壓力不大
電力行業是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國家發改委于2017年印發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稱,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將涵蓋1600多家火力發電企業。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當年發電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30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3。
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表示,據統計,目前我國發電行業全年碳排放總量約40億噸。
碳排放配額是
碳交易的關鍵一環。“現行全國碳市場履約周期中,發電行業將通過‘基準法’開展配額分配,即對發電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限制。機組燃料類型及發電技術不同,其對應的基準線也有差異。若企業獲得配額高于其實際排放量,盈余部分可在碳市場出售。”梅德文說。
根據目前分配方案,多數企業會出現盈余嗎?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表示:“初期配額分配總體充足,企業履約壓力暫時不大。碳排放配額指標會否收緊,要等市場機制充分驗證后才會逐步導入,指標下降速度取決于‘碳達峰’后走向‘
碳中和’的速度。”
發電企業一位負責財務的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全國碳市場的運行狀況來看,交易并不活躍,發電企業未來所承受的經濟壓力有多大,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減排的技術壓力是有目共睹的。”
貼著“高碳”標簽的發電行業如何參與碳市場?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工程師張玉琢認為,全國碳市場啟動后,發電企業或有三條參與路徑。“交易履約、技術進步或交罰金。一般來說,政府罰金會高于交易成本和技術進步的投入成本,但不論哪種選擇,對發電企業來說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進而倒逼發電企業減排。”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表示,電力行業參與碳市場可促進發電行業、發電企業重視
碳減排,碳將作為一種有價資源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影響;還可提升電力行業碳排放管理的能力建設,如建章立制、成立碳資產公司等;在發電行業節能降耗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也將提供低成本減碳的市場手段;還將促進電力行業向清潔低碳轉型,進一步促進低碳或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
在梅德文看來,發電行業參與市場的活躍程度,有賴于全國碳市場逐步完善。“市場充分發展需要兩個重要條件,規模和流動性。整體來看,與我國資本市場、信貸市場相比,我國碳市場規模較小,且呈現分割狀態,是一個沒有金融產品的現貨市場。最終,全國碳市場將逐步覆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內部集中度和流動性也會逐步提高。”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