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強調中國對氣候承諾言出必行,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這是繼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就中國力爭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向國際社會作出莊嚴承諾之后,兩個月內中國的第五次相關表態,顯示出中國政府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
我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在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主動開展適應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9年底,我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推進
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
碳匯等一系列措施,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目標。經測算,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6.2億噸,減少二氧化硫約1192萬噸、氮氧化物約1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扭轉,應對氣候變化和污染防治的協同作用初步顯現。
在各項政策措施中,我國高度重視利用市場手段來推進
碳減排,不斷探索建立減碳長效機制。2013年,我國就在7個省市啟動了碳市場交易地方
試點,目前
試點碳市場已成為配額成交量規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場。截至今年10月31日,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4.22億噸,累計成交額96.80億元,在推進試點地區
碳減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設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
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也是落實二氧化碳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在習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宣布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之后,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把中央提出的目標任務轉化成具體的落實行動,陸續制定出臺政策措施。10月2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五部門正式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對未來5年內中國氣候投融資發展做出戰略部署,提出要穩步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機制建設,建立健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風險管控機制,逐步擴大交易主體范圍。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是加快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11月20日,生態環境部又公布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向社會征求意見。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文件對碳市場健康運行發展做了細致的謀劃和周密的制度設計,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路線圖、施工圖進一步明確。這充分表明我國的碳減排工作步伐進一步加快,充分表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是“言必行、行必果”的。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礎能力等還存在欠缺和短板,要實現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要將這一重大目標和愿景,轉化為倒逼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新機遇,開拓創新,主動作為;要進一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融合、協同增效,在減排目標、任務舉措、管理制度、監測評價與執法監管等領域,加強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協同控制;要創新政策工具、完善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體系,激發減排動力和市場活力,實現碳總量和碳強度“雙控”目標,努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