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
碳市場”)正式啟動一周年。按照計劃,2019年將進入模擬運行期。“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條例草案已經形成,并已經過多輪修改。我們正在和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加快推進條例的出臺進程。”生態環境部氣候司
履約處副處長王鐵在當日的“新環境下的國家
碳市場:回顧與展望”媒體研討會上透露,下一步將梳理確定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新形勢下全國碳市場建設面臨著火電虧損、電改協調等諸多“攔路虎”。業內
專家建議,應從頂層設計的角度來統籌碳市場與電力行業、環境管理等政策的融合,未來亟需擴大行業的覆蓋范圍。
碳市場是一項基于市場機制來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政策工具,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在前期
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我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基礎建設期、模擬運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階段。
今年4月,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職能由發改委劃轉到生態環境部,氣候司也進行了整體轉變。據介紹,過去的一年,其研究制定了包括碳市場管理辦法,企業碳排放管理辦法,核查機構管理辦法等條例配套制度的相關方案;初步組建了各個企業的碳排放系統,組織研究設計了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的方案;研究制定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方案,研究全國碳市場運行測試方案,啟動了發電行業的碳排放交易技術指南編制工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