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語境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味著生態產品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學術界和政策界對生態產品的定義尚無定論,但大部分闡釋局限于農、林產品等傳統生態產品,鮮少關注
碳匯等其他生態產品類型,而后者對于實現
碳中和至關重要。筆者認為,
碳匯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為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而提供的新興生態產品。
如何將碳匯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明晰生態資源權屬,提升碳匯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強化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統計等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能力,建立碳匯生態資源云
平臺,動態匯總和更新不同類型碳匯生態資源的數量、分布、結構、功能、性狀等數據信息。基于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成果,建立相對獨立的碳匯生態資源權屬登記體系,靈活采取租賃、入股、
托管、贖買等形式集中收儲碳匯生態資源,為市場化經營和交易掃清障礙。
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完善碳匯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開展碳匯生態資源資產清單編制工作,構建包含不同空間層級和產品類型的碳匯生態產品價值數據庫。
經營碳匯資源項目,實現碳匯生態產品價值提升。綜合考慮地方資源稟賦,合理布局碳匯生態資源項目。例如,我國素有“竹子王國”之稱,在南方很多地區,遍布著大量的毛竹林。據測算,毛竹的年固碳量平均可達5.1噸/公頃,集約化經營后甚至高達12.75噸/公頃,且生長周期短,固碳潛力大,增匯優勢明顯。
對碎片化的碳匯生態資源進行整體打包,量身定制招商方案,吸引優質社會資本,確保項目精準落地,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碳匯生態產品經濟效益最大化。
形成碳匯生態產品規模化經營格局,以鏈式幫扶機制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吸引就業和投資,使人力、物力資本聚集到農村地區,以碳匯生態產品產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
拓寬市場交易渠道,激發碳匯生態產品潛在需求。加快建設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逐步提高碳匯所占份額,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碳匯生態產品接入
碳市場。主動對接有購匯意愿的控排企業,摸清碳匯生態產品的市場需求。
引導碳匯項目經營企業開展
碳足跡核算和
碳標簽認證,探索建立
碳標簽和碳普惠制度。出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提升企業和消費者的碳匯生態產品購買意愿。
逐步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碳匯生態產品交易機制,發揮市場在碳匯生態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碳匯生態產品流通格局,推動其價值實現。
相關政策建議
因地制宜強化頂層設計。在全國范圍內選取碳匯生態資源稟賦好、潛力大的區縣開展
試點;編制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中長期方案,建立多元化績效考評體系;開展造林綠化、濕地修復、海洋養殖等重點碳匯建設項目,擴大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搭建碳匯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建立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碳匯補償機制。
數字賦能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發揮衛星遙感、通量觀測、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碳匯生態資源監測、核算、交易和補償等各環節的作用,構建“陸海空一體化”碳匯數字化平臺;設立碳匯基礎科學研究項目和人才培養基金,建設碳匯提質增效前沿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科創平臺,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和產教深度融合。
綠色金融助力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新目標,政府負責碳匯生態資源整合和財政兜底,企業發揮經營優勢推動碳匯生態產品產業化發展,村集體和農戶以各種形式參與利益分配,結合更多具有公益屬性的
綠色金融產品,激發碳匯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活力,形成“政府搭臺、企業聯動、社會參與”的綠色金融新模式。
作者方愷系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教授、浙江生態文明研究院學術交流中心副主任;李程琳系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