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庫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大量觀測和研究證實,全球氣溫呈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類利用化石能源等活動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全球科學家編寫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最新的第六次評估第一工作組報告指出,1750年左右以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明確無疑”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這是國際科學界的主流認識,也是國際社會采取應對措施的主要科學依據。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1990年聯合國大會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談判進程,1992年制定并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正式生效,確立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規定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責任和義務,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基石。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碳減排問題。2007年,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14年,印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80億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森林、草原、濕地等陸地生態系統源于其具有固碳增匯功能,且陸地碳庫約為大氣碳庫的3倍,成為減緩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和全球氣候變暖的有效途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