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方面推動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新發展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鋼鐵工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命題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站在高質量發展新起點,需要我們錨定“雙碳”目標,積極探索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推動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新發展。” 譚成旭呼吁道。
第一,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國鋼鐵全面部署推動以氫冶金為代表的世界前沿低碳共性技術攻關,實行大規模技術改造,尋求實現近零碳排放路徑。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委發布的《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對氫冶金、低碳冶金等低碳共性技術中試試驗、產業化攻關的支持力度。“我們也注意到,近期一些發達國家均明確提出通過政府、銀行和基金等機構,投入大量資金,支持低碳技術進步,促進綠色轉型,其中鋼鐵是重點支持領域。目前,我國低碳技術開發已全面啟動,河鋼、寶武的氫基豎爐示范項目,鞍鋼流化床氫冶金中試項目,以及首鋼、建龍、酒鋼等50多個低碳冶金技術研發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我們也在積極制定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一攬子”計劃,反映企業訴求,為行業低碳轉型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第二,推動工藝優化有序發展。短流程煉鋼工藝也被稱為低碳時代的煉鋼工藝。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以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為主,高爐煉鐵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工序,約占整個鋼鐵生產流程的70%以上。“以廢鋼替代鐵礦石發展短流程煉鋼是中國鋼鐵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譚成旭特別指出。鋼協實地調研形成的《我國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在鋼鐵實現
碳中和目標過程中,上半場,碳排放總量降低重點依靠長流程;下半場,廢鋼資源豐富、綠色能源充裕、電爐技術進步,短流程電爐煉鋼將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工信部在四川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
試點,日前召開了全國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大會,都旨在有序引導廢鋼資源循環再利用,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充分釋放短流程煉鋼節能、節材、減排、增效的綠色制造特征。
第三,加速產業耦合升級。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國鋼鐵持續加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投入力度,建立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和智能車間、智能工廠不斷增多,形成了數字化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模式。“實踐證明,未來必須推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5G、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鋼鐵綠色低碳化發展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包含智慧生產、質量管控、設備運維、無人庫區、安環消防等多業務集成的管控架構,才能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蓄積產業發展新動能。”譚成旭指出。
第四,加強鋼鐵行業EPD
平臺建設。目前,越來越多下游用戶要求鋼鐵企業提交EPD(產品環境聲明)或
碳足跡報告。譚成旭介紹,2022年,鋼協推出了中國首個工業品EPD
平臺——鋼鐵行業EPD平臺,讓環境產品聲明成為低碳產品“體檢證”、市場經濟“信用證”、國際貿易“通行證”。截至2023年7月,36份EPD報告已在平臺上發布,30余家鋼鐵企業正式或正在提交相關報告,EPD報告累計下載2萬余份。為適應國際貿易、推動國際采信互認,鋼協建立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中英文電子標簽,推進與建筑、汽車、家電、電力、船舶等行業LCA
碳足跡方法學研究、平臺合作建設和互認工作,推進與日本、意大利、德國、美國等國家EPD平臺的溝通交流與相互采信,也歡迎其他國家和地區行業組織、重點企業與我們開展交流。
第五,加快中國低碳技術標準研制。國際上關于碳排放為零或接近零的鋼鐵產品概念層出不窮,例如綠鋼、低碳鋼、零碳鋼、近零碳鋼等,定義標準存在碎片化、多元化等問題。鋼協啟動了中國低碳排放鋼標準研制,按照《“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的“健全綠色低碳標準體系”要求,及時將行業急需、成熟度高的低碳技術轉化為標準,加快開展碳排放核算、碳排放限額、低碳冶金技術規范等標準化工作,完善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相關標準,健全綠色低碳鋼材產品標準和認證體系,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基礎依據。
譚成旭說,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中國鋼鐵的綠色低碳發展已經邁開了步子,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家對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支持政策在逐步完善,行業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前景高度認同,綠色鋼鐵正在從理念變成現實,中國鋼鐵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實,越走越寬。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我們對中國鋼鐵實現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中國鋼鐵愿與世界同行一起,開展國際間多維度多空間的低碳能力建設與交流,共同促進全球鋼鐵業綠色低碳全新發展和持續繁榮。”他最后強調。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