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企業每年核算一次
碳排放量,現在每天都可以精確算出
碳排放量。”昨天下午5時,桐鄉泰愛斯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宏準時在手機上登錄“煤樣一鏈管”
平臺,煤炭消耗總量、排放總量、今年
碳配額余量等內容一目了然。通過數據對比,他發現當天的碳排放量高于前一天,隨即調整了煤的使用量。
12月26日,《嘉興市發電行業控排企業煤樣監管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在全市正式推廣發電行業控排企業“煤樣一鏈管”平臺,企業碳排放管理有了數字化標尺。
嘉興工業經濟發達。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6355.2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3453.75億元。截至目前,嘉興市納入全國
碳市場交易的重點排放單位有28家,占全省的18%,居全省首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兩年,“雙碳”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然而即使碳排放數據核算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各地還是多次出現碳排放數據不真實的問題。如何抓住減排的“牛鼻子”?今年6月,嘉興率先破題,探索建立全國首個煤樣分析管理平臺——“煤樣一鏈管”。
打開“煤樣一鏈管”平臺可以看到,一組組數據與圖標匯聚成像,顯示著全市發電企業最新的煤炭消耗量、碳排放量、碳配額余量,通過全過程實時監測體系,碳排放“有跡可循”。
馮宏說,自從今年7月開始
試點運行“煤樣一鏈管”平臺以來,企業
碳減排就有了精準的“導航儀”,“不但可以精準控制碳排放量,如果年度配額有盈余,還能到碳市場上交易,獲得收益。”
“平臺通過構建數字化碳排放管理系統,讓數據有跡可循,管理有的放矢。”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施曉松表示,“煤樣一鏈管”平臺實現了用煤及碳排放分析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可即時掌握碳排放量,動態分析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助力嘉興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平臺全面采集企業、人員、設備信息和采樣、制樣、送樣、存樣等環節數據,通過“一碼”溯源、“一屏”統攬、“兩端”配合、“四目”監控,在監管煤樣數據的同時,還能動態核算碳排放量。
在10月9日召開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座談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聽取了嘉興“煤樣一鏈管”平臺演示匯報并現場點贊。他表示:“嘉興的首創工作值得肯定,針對一線監管問題,提了很多要求,而且把它落實了,變成監管現實了,要抓緊試點示范。”
該平臺上線至今,已服務企業25家,記錄數據2500余條,有效提升了全市碳排放管理能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