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主體能源,過去十年間,煤炭行業的潮起潮落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這十年,我國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效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供應體系與世界上最大的現代煤化工技術體系。
展望未來,煤炭行業將往何處去?
“在推動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進程中,煤炭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撐性能源、應急與調峰能源轉變是必然趨勢,但我國碳達峰前和達峰之后的較長時期內,煤炭作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難以改變。”張宏表示。
貝殼財經:如何看待“雙碳”背景下,煤炭行業的地位和作用的變化?未來煤炭企業應該如何更好地轉型發展?
張宏:關于“雙碳”戰略背景下,煤炭行業的地位作用問題,重點是要正確分析理解以下幾個關系。
首先是要正確理解煤炭與“雙碳”關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累計消費煤炭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2021年,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65%左右、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56%。全國燃煤發電裝機容量占發電總裝機的46.7%、發電量占全國的60%以上。所以說,煤炭是我國兜底保障的能源,這就是我國的國情,也是我國能源稟賦決定的。
而在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的當下,能源安全面臨挑戰,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必須要發揮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和艱巨任務。
因此,推動“雙碳”戰略不是簡單地控制煤炭開發利用,減“碳”不是不要煤炭,煤炭還要兜住國家能源安全的底線,在今后較長時期內,煤炭依然是我國的主體能源。
其次,我們要正確理解“雙碳”與
新能源的關系。目前,我國風電、太陽能風電裝機規??焖僭鲩L,但風光發電設備可利用小時數仍較低,并且還存在穩定性差、波動性大、對電網沖擊性強等風險,水電雖然占比高,但基本上是靠天吃飯,對火電具有較強的依附性,一旦出現來水偏枯,必須需要燃煤發電作為補充和調峰。
2035年以后,隨著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突破并配套儲能技術成熟,煤炭將由目前的主體能源、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撐性能源轉變。但即使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煤炭仍然是重要的應急和調峰能源。同時,還必須看到,煤炭在能源屬性達到峰值之后,隨著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不斷進步和產業化發展,煤炭的工業原料屬性將越來越突出。
與此同時,我們要正確認識“雙碳”戰略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關系。目前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唯一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碳的排放問題。而為了解決
碳排放問題,國內已經開展
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方面的工程示范和理論、關鍵技術研究攻關。一旦技術完成突破,將真正意義上實現碳的循環利用。
貝殼財經:在煤炭依然是我國主體能源的背景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對于實現雙碳目標極為重要。據你了解,目前煤炭行業在此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廣的實踐,未來還有哪些工作可做?
張宏:現階段,我國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力與供熱、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行業。2015年以來,我國著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使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目前,全國燃煤發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煙塵、SO2、NOX排放均達到了國際水平。冶金用煤,由于使用的煉焦精煤和無煙噴吹煤,污染物排放均能得到很好控制,也實現了超低排放。我國建材行業已經全部實現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煤化工的排放標準也很高。因此,目前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唯一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CO2的排放問題。
要解決碳排放問題,就如我提到的,國內已經開展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方面的工程示范和理論、關鍵技術研究攻關。碳封存方面,我國目前已經開展了百萬噸級CO2封存示范工程建設,但考慮到我國大陸地區地質構造相對復雜,斷裂構造多,適合CO2安全、永久性封存的構造條件區域不多,大規模CO2封存還存在成本高和CO2泄漏風險。至于碳的捕集利用,主要技術途徑是CO2+H2生產甲醇(CH3OH),甲醇是重要的化工產品的中間產品,可以向下延伸生產眾多化工產品,同時,甲醇本身也是能源產品。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在實驗室取得進展,核心是催化劑和生產成本問題。一旦催化劑研制取得突破,成本下降,那么將徹底解決“雙碳”問題,并且成功實現CO2的資源化,CO2將不再是影響生態環境的物質,而是新的能源資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陳莉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