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動應對歐美新動向和國際氣候治理挑戰的幾點建議
一是持續跟蹤歐美動向,及時構建預警機制。要強化對國際地緣政治和全球經貿關系的關注,持續開展國外主要經濟體“雙碳”政策動向的跟蹤分析,科學研判歐美綠色技術和貿易壁壘形勢,系統評估對全球氣候治理以及對我國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潛在影響,及時構筑相關預警機制以應對來自歐美“雙碳”領域的嚴峻挑戰。
二是正視與歐美競合博弈局面,善用雙邊機制構筑防火墻。近年來,中美合作空間逐漸收窄,貿易戰、科技封鎖已波及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中美氣候變化合作的根基,但不可否認,中美兩國在清潔技術、行業標準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可以互補支持,應該用好中美高層對話等雙邊機制,尋求雙方在環境與氣候治理方面合作的最大公約數。
對于中歐而言,要緊抓美歐之間因《通脹削減法案》產生的一定罅隙,加強與德國、法國等歐盟主要國家的雙邊溝通與交流,巧用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與中歐氣候變化等雙邊機制,強化對話合作,消弭意見分歧,加緊建立護佑我國戰略優勢產業鏈供應鏈的“防火墻”。
三是扎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資源合作,務實開展中俄遠東開發合作。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是確保全球經濟以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式發展的關鍵。氣候變化是需要更多國際合作的領域之一。2023年3月20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瑞士正式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的主要結論之一是:資金、技術和國際合作是加速氣候行動的關鍵推動因素。2022年,國際能源署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別行動倡導者組織合作發布的《突破性議程報告》也強調指出,如果沒有緊密的國際合作,全球向凈零排放的關鍵轉型可能會被推遲幾十年。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資源豐富,且都有加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及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的共同愿景,我國要扎實推進與其他沿線國家的礦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近年來,中俄戰略合作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寬,特別是俄羅斯遠東地區能源稟賦和關鍵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合作前景廣闊,可為我國內強鏈、補鏈提供有力戰略支撐。
四是汲取歐美綠色金融和監管沙盒等機制設計經驗,優化我支持我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工具箱。我國要加快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注重運用金融創新,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傾斜,助力制造業綠色化發展。
針對當前國內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面臨的部分地區消納空間不足、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困難,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存在的“電網等項目”“項目等電網”和“電網等規劃”等連鎖問題,可借鑒歐美激勵創新和推進凈零技術制造項目的監管沙盒做法,建立光伏、風電、氫能、電池材料等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重點建設項目優先支持清單,妥善處理好綠色能源發展戰略規劃等專項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合理安排重點戰略項目新增用地規模、布局和開發建設時序,在滿足環境保護剛性需求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戰略項目落地實施。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