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有六大合作空間
自2005年中國和歐盟正式建立氣候變化伙伴關系后,雙方在能源與氣候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總干事,同時也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特聘教授的拉米如今還在歐洲氣候基金會等機構和組織擔任領導職務,持續(xù)關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事業(yè)。他在歐洲論壇的主旨演講開篇就提到,中歐必須在“雙碳”領域進行成功合作,這不僅利于雙方,同時也利于全人類。
目前,中歐雙方都已公布了各自的雙碳目標。中國已表示要力爭于2030年前將二氧化
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歐盟則提出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
碳中和。
在討論中歐如何在雙碳領域進行合作前,拉米沒有否認中歐雙方在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趨勢以及能源結構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盡管存在差異,中國和歐盟加深合作仍會讓彼此從中獲益。”拉米說道。
拉米告訴第一財經,具體而言,中歐雙方可以在碳排放交易體系(ETS)、貿易、科技、金融、海洋和森林六個領域展開合作。比如,在碳排放交易體系方面,拉米表示,中歐其實在2021年中國推出自己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前就進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目前,中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雖然僅覆蓋電力一個部門,但拉米認為中國會在未來不斷去增加定價的覆蓋范圍,而在這其中歐盟可以提供相關經驗,使得中國避免走歐盟之前彎路。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累計交易額超過8億元人民幣。ETS也是中國利用市場機制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排放并在206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碳排放定價。
擴大后的中國ETS將在未來幾年共覆蓋八個行業(yè)(發(fā)電、石化、化工、水泥、鋼鐵、有色金屬、紙漿和造紙、航空建材),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也將包括在內。不過,目前尚未有時間表或路線圖。
此外,在科技合作方面,拉米表示,碳捕捉和儲存、太陽能以及核能,都是未來中歐在雙碳領域可以合作的具體方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