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近日,四川第一艘新能源高端內河旅游客船成功下水試航,采用無軸推進系統,達到了航行中低噪音、零排放、無污染的環保高要求。
高速公路上,新能源車輛“補給”將更方便——省交通運輸廳正加大建設布局,計劃用4年時間,讓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80%以上。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碳達峰、碳中和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交通運輸是碳排放“大戶”,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四川交通運輸的減排動向。□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眉靈
減排動作
著力打造新能源船舶、充電樁
全省首艘“標準化”新能源旅游客船名為“用九之星”號,由眉山市打造,目前正在岷江四川青神縣江灣神木園段試航。客船運行中全程安靜、平穩、舒適,船艙內幾乎沒有噪音,啟動、停靠時也沒有頓感。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新能源客船有很多技術創新。”眉山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曾濤說,“用九之星”號的船體采用鋼鋁混合結構,整體比全鋼船舶減輕40%,更為節能;動力采用無軸推進器,為國內內河首艘,靜水航行最大續航力達到6小時,客艙平均噪聲僅56分貝。
眉山是四川新能源船舶發展試點城市之一,2020年投入2600萬元打造了8艘新能源客船。省交通運輸廳航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為試點城市的廣元、樂山,正在建造12艘新能源船舶。預計6月份,各地試點船舶將陸續建成投運,每年可較柴油機船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80噸、二氧化硫約3.2噸、氮氧化物約4.8噸。
高速公路上,方便新能源車輛及時“補給”的充電樁也越來越多。近日,不少進出成樂高速新津服務區的車主發現,服務區停車場新增了4個新能源充電樁,即將投用。
“今年,我們計劃在34對服務區建66處充電樁。”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高速公路服務監管處負責人王浩宇表示,四川高速公路服務區新能源充電樁建設已步入“快車道”。
2017年以來,四川先后在京昆、滬蓉、蓉遵、廈蓉等高速公路川境段服務區建設80處充電樁設施,連接成都與南充、瀘州、攀枝花等13座城市,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30%。“相比鄰省,這個比例還比較低。”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省交通運輸廳啟動了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設施建設4年規劃:2021年,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重點,率先實現成渝、川渝、出川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2022年,完善成都繞城、“二繞”、“三繞”的充電樁建設;2023年,完善省內城市間高速連接線充電樁建設;2024年,完成剩余高速路段充電樁建設。到2024年底,力爭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80%以上。
嚴峻形勢
行業碳排放高位增長,亟須自我革命
在全國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瀘州,2014年就投運新能源公交車。截至目前,已投入資金3.3億多元采購新能源公交車、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新能源公交車達567輛,年均節約燃料消耗成本1000余萬元,年減少排放標準煤有害物7萬噸。
目前,全省3.4萬輛公交車中,新能源車輛占比已超35%。2018年至2020年,全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超過90%。
在港口、碼頭,全省推廣使用岸電設施,實現了全省長江干線五大類港口(瀘州港、宜賓港)岸電配備率達到100%。“以前的碼頭可以說是黑煙滾滾,現在既看不到黑煙,也沒有柴油發電機的噪音了。”四川瀘州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副總經理曹廷華深有感觸地說,船舶靠港后接入碼頭岸電,每年可節約燃油600噸,可減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交通運輸行業減排降碳步伐還需加快。目前,交通運輸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2%,排名僅次于能源和工業,位居第3位。近五年,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年均增速5%左右,遠高于能源和工業領域,增速位居第一位。四川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占全省的16%,較全國行業平均水平更高。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5%,汽車、輪船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率”很高。公路水路交通投資還將保持高位增長,預計到2030年我省交通運輸碳排放總量將增加到8000萬噸左右,且可能還會持續增長。
一邊是交通運輸的發展需求,一邊是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如何做到平衡兼顧、齊頭并進?走訪中,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對四川交通運輸來講,“將是一場深刻的變革”。
面對碳排放的嚴峻形勢和碳達峰的嚴格目標,從去年9月開始,省交通運輸廳啟動了相關研究,提出“以碳達峰為綱領,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自我革命”的總體理念,爭取在2028年前碳排放總量控制在6500萬噸,提前2年實現碳達峰。
推行五“轉”
應用綠色技術,減少碳排放量1200萬噸
如何變革?四川提出5個“轉”——油轉電、舊轉新、公轉水、私轉公、堵轉暢,預計可減少碳排放量1200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油轉電:鼓勵發展新能源車、船,建設
“零碳港口”“零碳水上精品旅游線路”“低碳服務區”“低碳金通工程”等。
舊轉新:在交通建設領域推廣“四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鼓勵使用油電混合動力施工設備。
公轉水:加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出臺鼓勵水上運輸優惠政策,提高水運貨物周轉量。
私轉公:提高公交、共享交通、慢性交通占比,讓更多私家出行轉移到公共交通。
堵轉暢:建設智慧交通,全面推廣ETC,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是源頭。“十三五”期間,四川印發了《四川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重點引導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公鐵、公水和公鐵空等聯運方式轉變。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立足于綜合交通運輸,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等發展機遇,持續優化完善路網布局、路網結構,強化互聯互通,促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的順暢銜接,為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提供基礎支撐。完善貨運網絡及多式聯運建設,加快道路貨物運輸向水路、鐵路運輸轉移。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水路運輸運能大、運價低、能耗小、碳排放少的特點,提升大宗適水貨物運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優化出行方式,需強力推動公共交通發展。四川提出,積極發展地鐵、公交等大中容量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運載能力。“十四五”期間,軌道交通規劃完成投資2350億元,實施成都都市圈市域(郊)鐵路195公里、成都地鐵177公里、山地軌道交通500公里。加快公交專用道、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等慢行系統建設,推進共享單車發展,構建“135”綠色出行體系(即:1公里步行,3公里騎自行車,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力倡導公眾采用綠色方式出行。
綠色技術在行業的應用,也在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隧道1452公里,隧道的建成投運大大縮短了公路運營里程,提高了運輸效率,保護了生態環境。
隧道照明也帶來巨大電力消耗問題。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部分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設計單位,研究提出改進和加強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措施。今年3月,成南、成仁、渝蓉、成自瀘高速及南大梁高速等重點路段的16座隧道照明系統提升改造率先啟動,重點解決早期建設隧道入口段照明不足造成白洞黑洞效應問題,及缺少自動調光功能造成浪費問題。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建管處了解到,根據試點實施效果,將推動全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統改造升級。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