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下的工業互聯網“躁動”
根據清華大學、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等研究表明,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在能源供應、工業、建筑、交通總低碳投資總需求2020-2050年間會達到170萬億元,能源相關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會達到100萬億元以上。近中期的投資落實是實現長期轉型的基礎,研究表明,一個中型省級行政區在工業節能、交通電動化、城市綠色發展、零碳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各方面在未來十年的投資需求達到7萬多億元。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此前在出席活動時表示,在電力、交通、工業、新材料、建筑、農業、負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與數字化等領域,正在不斷涌現一些新的綠色技術和模式,孕育著重要投資機遇。
而工業互聯網通過數字化賦能為工業企業提高綜合運行效率,在實現“雙碳”目標下將發揮關鍵作用。當前,資本、全國各地政府、工業制造業企業,及工業互聯網企業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尤其是工業互聯網不少企業,早已將碳減排作為主要目標追求,并制定了相關的戰略計劃。
據了解,工業富聯已投入數千萬元研發經費用于不同領域的清潔技術。尤其加大在能源管理、工業自動化及制程優化等方面的清潔技術投入,致力于從“源頭”解決能耗問題,年新增專利百余項。目前研發出的智慧廠務能源管理系統(FMCS),綜合提升制造環境中的環保、安全、用電、用水等方面的使用效率。
在晉城智慧礦山項目中,工業富聯通過5G、工業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解決了煤巖提前識別與采掘實時數據采集傳輸等行業難題,提升采煤效率、降低地面煤矸分離造成的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
工業富聯總經理暨CSR委員會主席鄭弘孟表示,未來,工業富聯還將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用“零碳”目標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
與此同時,東方國信今年啟動了首個中國城市“碳中和”智慧監測管理
平臺項目。東方國信副總裁楊文忠表示,“碳達峰”、“碳中和”變革必定離不開科技的賦能,需要通過監測、預警、分析等數據系統幫助做決策,用數字化探索和推進城市往更低碳、更智慧、更清潔、更便捷的方向發展。
當前,工業是碳排放最重要的來源之一,而園區又是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園區循環化改造可通過整體工業共生及企業內部清潔生產,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廢棄物及副產品的循環利用,提升能源利用率及資源轉化效率,最終達成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目標。
卡奧斯通過技術創新,賦能海爾中德智慧園區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燈塔基地”,并以該園區為模板,打造提升能效、
清潔能源、凈零排放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標準化模式,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