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所研究所現在火了坐地漲價
摘掉“紅頂中介”的帽子也從年初出現,一些利益關系十分明確的中介慢慢地開始與相關部門脫鉤,“不管是真脫鉤還是假的,起碼是在進行著脫鉤。”
兩年前的一個礦山項目,審批部門為企業提供了三家評價機構,當企業將信息送至其中一家后,對方稱因涉及環保,需要6萬元做環評,其中包括環評報告書、驗收監測表、環保審批表。“企業找到我,我也沒有辦法。我知道一些內容就該相關部門去出具,但是如果不去找中介辦理的話,項目前置的環評就拿不到,就無法開工。”劉威說,這家企業去不同的部門跑審批、跑手續,幾乎都會被指派去不同的中介進行前期資質證明,所有的費用達到六七十萬元。
權力下放后,劉威發現一些監督所、研究所等事業單位在摘帽和簡政放權等改革中異軍突起。“有的研究所也只有乙級的資質,但是它卻對當地的一些項目有著很大的決定權。”劉偉說,一家研究所稱主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保技術推廣等,而做環評報告書成為這家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一份環評報告書收費幾萬元至十幾萬元,甚至有的高達幾十萬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前幾年,環評機構很多,價格也隨之下降。而環評機構現在正在成為打擊‘紅頂中介’的對象,數量在減少,而剩下的一些具有事業單位性質的研究所、監督所等也成為這個市場中的獲得利益者,也出現了坐地漲價的情況。”在劉威看來,研究所等自收自支的性質,或許成為另一種“紅頂中介”的牟利手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