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綠水越來越多,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變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污染物治理。
回首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生態保護、低碳舉措及成果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藍天保衛戰”讓藍天從奢望變成常態、數千萬居民享受“煤改電”、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不到1%升至約20%……
“過去十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10月21日舉行的二十大第五場記者招待會上,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說道。
他帶來了多組數據印證成效: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4.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4.9%;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一邊是減污,一邊是降碳。來自發改委的數據顯示,這十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相當于少用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29.4億噸的二氧化碳,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下降超額完成了自主貢獻目標,與2012年相比,2021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
作為碳排放大戶的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快馬加鞭。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十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水電、風電、太陽能(000591)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
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從14.5%提升到25.5%,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成效顯著,煤電超低排放機組規模超過10億千瓦,能效和排放水平全球領先。
我國還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作出貢獻,建設性參與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為《巴黎協定》的達成、生效和順利實施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以及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等。
【轉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