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煙氣治理行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建議
面臨的主要困境
2018 年以來,受國家金融降杠桿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包括工業煙氣治理企業在內的環保公司融資難度普遍加大,民營企業融資能力則相對更弱,因此民營工業煙氣治理企業不僅短期財務壓力大,長期持續發展動力亦有不足。
2018 年以來,工業煙氣治理的主導領域從電力行業向非電行業迅速轉變,非電行業各類項目煙氣成分和性質差異大,因此需要研發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增多,傳統電力行業煙氣治理“一招鮮”技術難以重現,工業煙氣治理面臨更復雜的技術創新和技術儲備挑戰。同時, 大多數非電行業的企業規模較小,經濟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單類項目整體規模小。這些因素也使得煙氣治理研發、制造的規模效應受限,“低價低質”“臨時應付”將會對工業煙氣治理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可預期的負面影響。
應對建議
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近年來,“營改增”、增值稅降稅減檔、所得稅稅率下調等財稅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業煙氣治理企業財務壓力,但是工業煙氣治理業務存在項目周期長、墊資要求高、回款進度慢等特點,民營企業還存在融資規模有限、融資成本較高等現實困難, 工業煙氣治理企業迫切需要進一步減稅降負和金融政策支持。
進一步推動外部成本內部化。毋容置疑, 工業企業加大對煙氣治理的力度,會大幅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這部分成本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將嚴重擠占企業利潤,甚至將企業逼上虧損、乃至破產的道路。因此,政府、行業和社會都必須認識到環保成本,推動環保的外部成本成為企業生產成本的一部分,讓先治理的企業有利可圖,調動企業積極性。電力行業煙氣治理的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環保電價和超低排放電價,就是典型的成功
案例。
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技術是煙氣治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因素。雖然我國煙氣治理產業發展迅速,但自主創新技術少、核心技術缺乏, 相關企業的自主創新弱,科研院所的技術轉化難。必須營造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大環境,通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財稅激勵機制等制度,進一步鼓勵核心技術攻關,解放科研人員主觀能動性,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
進一步推動產業整合。一方面政府或行業協會要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調節,切實落實“優質優價”,防止惡性競爭,另一方面,行業通過市場競爭可實現集中度自然提高,一批企業自然做大做強起來,成長為行業龍頭。
(本文作者朱法華系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院長;王玉山、許昌日供職于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