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市公司積極踐行ESG理念、采取減碳措施,推動產業結構
綠色低碳轉型。
5月20日面市的《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綠色發展戰略持續升級和“雙碳”目標背景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業加快低碳轉型,基金投資理念和投資邏輯將發生結構性變化,綠色投資、ESG投資的中國特色將更加鮮明。
此前中國上市公司協會5月5日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進一步提升。逾1700家公司單獨編制并發布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比34%。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發布率領先;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ESG相關報告發布率超80%。
記者從滬深交易所獲悉,2022年,滬市主板有870余家公司披露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在所有科創板公司年度報告專節披露ESG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逾130家公司單獨編制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深市共有700余家公司披露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或ESG報告,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近200家。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總體來看,ESG信息披露的“量”“質”齊升,為識別、評估、管理環境風險夯實了基礎,推動更多資金配置到綠色低碳領域,促進“雙碳”目標實現。
上市公司以實際行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在電力、化工、裝備、汽車等重點行業著力推動降碳、減污。
電力行業公司持續推進電源結構優化調整,不斷提升
清潔能源占比。例如,川能動力大幅提升風力和光伏等
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2022年實現
新能源發電上網電量超27億千瓦時,相比火力發電,實現二氧化
碳減排近200萬噸,節約標準煤超80萬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5.6億千瓦,同比增長7.8%,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容量比重接近50%,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化工、裝備、汽車等工業行業減碳降碳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中國化學優化綠色生產流程,能源消耗總量60.37萬噸標準煤,同比減少9%;中國中車研發綠色生產裝備,節省底漆用量約30%;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五大乘用車企業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70萬輛,同比增長57%。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在數字化與低碳化的交匯處,信息產業與數字科技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綠色蝶變。”潤澤科技董事長周超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潤澤科技積極構建穩定、安全、可靠、綠色的大數據中心和算力基礎設施,踐行綠色能源應用,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方面積累經驗,積極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之路。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德時代將通過四大創新體系,在礦、大宗原材料、電池材料、電芯制造、電池系統五大關鍵節點實現技術降碳,推動建立健康、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電池價值鏈。
另外,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
平臺,積極利用并購重組、再融資、股權激勵等工具,加快低碳轉型,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公司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布局光伏、風能電站業務,通過自主開發、投資和運營可再生能源電站項目,推動電力能源從高碳向低碳、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以清潔能源為主轉變。”九洲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