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會ESG
從結果看,一些國內大廠的ESG評級輸在“E”和“S”上,但這只是表象。
馮斌形容,就像ESG的評價體系尚無統一標準一樣,現在企業對于ESG的認識也像盲人摸象一般。他強調,理解和踐行ESG,有兩個大前提。
其一,“G”,也就是公司治理,是做好ESG實踐的前提。
“G”涉及到ESG治理架構,以及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多元化。ESG的公司治理,主要看作為公司執行機構的董事會如何運作。阿里、騰訊、B站,都設置了ESG管治架構。獨立性,要看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占比;董事會多元化的要求,在國內的語境下,強調的是董事在性別、年齡、行業和專業背景等方面是多元的,特別注重女性董事的參與。
“首先,公司治理的議題,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包裝的,其次,國內企業的ESG實踐,很大程度依賴于公司的決策層,愿意為ESG投入多少資源。”馮斌表示,這放在大廠身上同樣適用,如果“G”做得好,才有真金白銀去投入“E”和“S”的部分。
一家企業的ESG實踐和總結,都離不開ESG治理架構。
祝曦告訴深燃,ESG理念只有融入到公司機器的運轉中,貫穿到產品設計、業務邏輯上,才能變成一個效率型的工具。具體要看,企業有沒有制定一套踐行ESG的標準,并配以行之有效的制度去推行,相關部門有沒有組織相應的培訓,就像公司的打卡考勤一樣。
以祝曦做ESG報告的經驗來看,企業做一份ESG報告,一般需要三到四個月。最主要的工作是編纂ESG報告的大綱,上市公司一般由更懂投資者偏好、對資本市場風向更敏感的IR(投資者關系)部門統籌。接下來是協調各部門填充資料,這期間需要進行多輪內部溝通,并實時更新數據。
研究過多家互聯網大廠的ESG報告后,她認為即便是頭部互聯網公司,也難免有為了發報告而發報告、故意“湊數”的嫌疑,通過報告,既看不出ESG在公司業務中發揮著什么實實在在的作用,也看不出ESG實踐的主線和明確的規劃。
馮斌告訴深燃,關于ESG的另一個前提是,ESG是非財務指標,但只有先保證業績,才有做ESG實踐的底氣。
他解釋說,財務回報和非財務目標,兩大方向的連接點就是“G”。做好“G”,是做好業務的前提,業績穩定,才有持續投入ESG的保障。如果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處于滑坡狀態,ESG評級也很低,那么當務之急是提升財務表現、解決業務問題,而不是美化ESG,因為業績滑坡,對股價和市值的影響更加立竿見影。
總的來說,馮斌認為,經營企業最重要的使命,是先把經營做好,做好股東回報,否則,業績不佳的公司,要實現多重使命有心無力,很難在ESG上大有作為。
說白了,ESG實踐,是業績良好的企業才配擁有的“奢侈品”。拋開交易所的強制要求,ESG對企業的短期影響是細微的。而企業的ESG實踐,是一項長期投入的“生意”,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周期去看,才會有長線收益,譬如二級市場的股價、員工的認同感、企業品牌的議價、投資者的認可等。
做好ESG,除了投入資金和精力,更需要時間和經驗。祝曦透露,現在許多企業在積極與MSCI等機構聯系,對自身企業進行評級,這個過程中,對中國企業的ESG評級標準和維度也會不斷完善和細化。
在石爍看來,大廠在ESG實踐方面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公司的ESG表現正在奮力追趕。“中國在ESG方面目前更重要的是統一監管標準,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并形成自主的ESG評級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祝曦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