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積極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措施;同時,推動ESG發展,對促進我國社會社會經濟
綠色轉型,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在2021中國
碳交易與ESG投資發展峰會在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指出,全國
碳市場仍然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政策法規還不夠健全,行業的覆蓋范圍還比較有限,市場環境也并沒有完全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發揮
碳市場對于實現雙碳目標的支撐作用,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完善全國碳市場。全國碳市場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與生態環境、產業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相關工作都有密切的聯系。今年全國碳市場的順利啟動交易,是碳排放交易體系關鍵歷程的關鍵時間節點,建成高效、穩定兼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仍然需要開展大量的工作。
從具體落實情況來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全國碳市場運營中心副主任張瑤表示,全國的碳市場啟動以來,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場,目前納入的電力行業企業2162家。第一批是以電力行業為突破口,今年5、6月份,生態環境部委托應對氣候變化司發出委托函,對鋼鐵、建材、有色其他碳排放的調研和相關的工作也在同步的進行。
“負責任的企業一旦把目標提出去,有巨大的責任實現它,這個測算需要相當審慎的評估和計算,多個因素都要考量進行。”波士頓咨詢(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劉冰冰表示,為了滿足這個目標,需要做五件事情:第一就是數據收集與分析,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第二,投資策略整合,針對不同的類型,ESG投資策略有差異,每家機構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的策略也不同,要看市場上不同投資的風格和ESG的策略種類,選擇與你所最直接相匹配的ESG投資策略。第三,賦能投資團隊,ESG相關指標和屬性是逐步引入加入到現有團隊里面,整個有一套賦能體系,支撐相關投資團隊的升級。第四,ESG報告與影響評估。第五,賦能被投企業ESG建設。
而談到國內ESG發展和國外的差距,平安科技投資條線人工智能
專家和創新產品組負責人諸世卓表示,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接受度上ESG畢竟是一個舶來品,中國企業和中國投資機構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二是投資性,我們使用國際上的ESG指標的時候,跟中國的國情不一定那么吻合。三是價值觀,ESG是建立在一套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很顯然國際的價值觀和中國的價值觀在很多方面會有一些差距,這也是不同的地方。諸世卓認為建立一個中國特色的ESG評價體系應該有的原則:一個是方向性原則,一個是方法論原則。
在ESG實踐領域,MSCI研究部副總裁、ESG研究部門亞太團隊主管王曉書認為,資本市場呈現出越來越多元的深入投資
案例,資產擁有者、財務管理、資產管理者、他們用ESG的技術作為投資的對標基準,或者建立起自己的ESG投資策略,為篩選資產管理人錨定方向,具體的資產管理人、基金經理在基本面分析和選股,在被動的量化策略和上市公司的溝通、盡職調查各個方向上都進行了全面的ESG整合,從風險管理和合規的角度有一些投資者也開始內部建立起全面的ESG風險管理的體系。財富管理領域對零售客戶的產品管理當中,ESG各類的投資產品越來越受到新興的零售客戶和高凈值客戶的親睞,可以看到ESG投資在全球有一個非常迅速的蓬勃發展。也越來越多的吸引了全球的投資者對于中國市場、中國公司的ESG表現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