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在碳中和進程中的作用
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氫能等是新能源的主力軍,助力電力部門實現低碳排放。2019年以來,新能源平均發電成本已實現低于燃氣發電成本,但總體水平較煤發電仍高出16%[19]。預計到2030年左右,大部分新建光伏發電、風電項目平均投資水平將低于新建煤發電廠,幾乎所有亞太市場可實現光伏、風能發電成本低于煤發電[20]。預計到2050年,新能源發電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80%,其中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量累計占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9]。
“綠氫”是新能源的后備軍,助力工業與交通等領域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電價占電解水制氫成本的60%~70%,隨著電價大幅度下降,“綠氫”成本將快速下降。到2030年左右,“綠氫”有望比化石燃料制氫更具成本優勢[19]。到2050年,全球氫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有望達到18%,“綠氫”技術完全成熟,大規模用于難以通過電氣化實現零排放的領域[21-23],主要包括鋼鐵、煉油、合成氨等工業用氫,以及重卡、船舶等長距離交通運輸領域。
人工碳轉化技術是連接新能源與化石能源的橋梁,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碳排放,將過剩電量轉化為化工產品或燃料進行儲存,對新能源電網起到削峰填谷作用。電轉氣是人工碳轉化的主要形式,可以將二氧化碳重整制甲烷,被視為是歐洲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預計到2050年,歐盟工業部門10%~65%的能源消耗來自電轉氣,供熱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30%~65%的能源來自于電轉氣[23-24]。
中國碳中和實施路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