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分析
文章來源: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章 藝2020-02-21 16:41
積極推進電價改革。與傳統的火電相比,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價格相同,則大多數用戶會首先選擇火電,久而久之,新能源電力結構的優化調整便會遭受影響。針對以上情況,應大力改革電價,如果用戶購買新能源電力,可以實行其他稅收優惠政策,積極推廣用戶和企業大力使用新能源。
新能源項目補貼滯后也是影響新能源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改革迫在眉睫。我國新能源發電的電價補貼來自財政部管理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由于可再生能源附加欠繳和財政撥款不足,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擴大,補貼缺口也持續累積。受累于補貼拖欠,新能源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往往是火電企業的3~5倍,極大地影響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的正常經營,也降低了資本對新能源項目的熱情和信心。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加快推進配額制和競價、平價上網。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是指政府要求被考核的主體需保證一定比例的電力來源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制僅針對電量進行要求,電價則交由市場決定。被考核的主體可以是地方政府、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如果被考核主體由于資源稟賦或其他原因無法完成配額義務,可以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即綠證)來達到配額要求。
隨著電網消納能力的提升和電價機制進一步的梳理,應把消納和補貼在項目投產運營之前解決,而非矛盾持續累積。競價、平價上網的模式將使項目電價逐步由市場競爭決定。但這需要有效控制新能源項目的非技術成本,同時嚴格執行可再生能源發電最低保障收購政策。
創新新能源經濟發展制度,完善管理機制。為了營造新能源發展良好的氛圍與空間,應通過以下幾點完善新能源發展的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一是通過政府補貼緩解新能源研發成本高、資金回籠慢造成的低碳轉型發展緩慢;其次,為確保新能源投放市場后的健康競爭,促進新能源經濟的穩定發展,應通過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將擾亂市場、渾水摸魚、牟取暴利的不良企業逐步淘汰,為新能源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當前
低碳經濟的主導下,新能源從補充電源走向主體電源是能源轉型的必然趨勢,我國在政策上對新能源發電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基于此,我國電力企業需要緊緊抓住轉型的機遇,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加速能源結構調整,以確保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年12期,作者供職于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