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是中國對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推進
碳排放數據透明可信,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先行條件。生態環境部下發文件,從今年2月1日起,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探索建立
碳排放權(以下簡稱“碳權”)交易市場。推動碳權交易,需要有效開展碳排放數據的測算、統計、分析,形成碳排放數據實時動態監測,讓“賣碳翁”與“買碳翁”雙方在互信環境下真實交易。
當前,我國碳權交易市場建設正處在起步階段。一些地方還停留在對本地重點排碳單位的碳核算上,至于碳權配額如何分配、交易等鮮有細則出臺。碳核算過程中,也多以企業自查、生態環境部門核算為主要方式,第三方的評價監督和核算系統也少有組建。
針對此,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得到業內認可的碳排放數據評價與核算系統,確保碳權交易市場良性運轉?
當務之急,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碳排放統計標準,同時構建完善的碳核算監督機制。按照目前的碳權交易管理辦法,碳排放數據以企業自查、編制本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生態環境部門組織核查的方式開展。在此基礎上,應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碳排放數據進一步核算,并定期公示,接受社會和全行業監督,避免利用碳權指標進行“權力尋租”。
當前,各個行業都有一套自行的數據管理體系,未來構建全國統一的碳權交易市場,需要全行業碳排放數據的實時、公開、準確。因此,要打破行業壁壘,推動碳排放數據互聯共享,逐步構建全行業認可的碳排放大數據中心,為控
碳減排提供更精準的決策參考。
形成不失真的碳排放數據之后,主管單位應加強對碳權交易規則的規范引導,避免投機行為,警惕碳權交易淪為不法機構的盈利工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