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訪華期間,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了漫長詳細的會談。中方提出,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中美協調合作,雙方應互相尊重,互惠互利,著眼大局。
氣候變化博弈的背后是能源及
碳排放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
綠色低碳和
節能減排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有力促進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
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國家發改委
價格監測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滿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逆全球化趨勢回潮,東西陣營對抗明顯,在此背景下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新的風險要尤其注意。
在劉滿平看來,礦產資源風險升高要尤其注意。我國雖然在
新能源礦產資源上擁有優勢,但也不是所有的礦產資源都能自給,像鋰、鈷之類的小宗礦產,對外依存度很高,而且這些資源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中。
近年來,在汽車“新四化”浪潮的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從2020年9月累計產量突破500萬輛,到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再到今年7月超2000萬輛,發展速度之快,令全球矚目。而電池的原材料鋰,則需要大量進口。《2022年中國鋰產業報告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從國外進口鋰輝石精礦約284萬噸,鋰行業原料對外依存度約為55%。同時,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基礎鋰鹽產品產量(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等)折合碳酸鋰當量為63.1萬噸,同比增長31.46%。其中碳酸鋰產量為39.5萬噸,同比增長32.5%。據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新增規劃、投產產能超過220萬噸。2022年,我國利用電池回收生產的鋰鹽產品約為4.3萬噸碳酸鋰當量。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
行情況時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5%、54.5%、53.1%,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61.6%。
劉滿平認為,傳統能源能作為對抗的武器,未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設備、組件照樣也能成為對抗武器的風險也要格外注意。考慮到我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組件在全球的絕對優勢,未來不排除西方國家抱團,搞產業脫鉤或替代,進而導致國內產量過剩。
7月1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強化分領域監管和跨領域協同監管,規范油氣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要深化油氣儲備體制改革,發揮好儲備的應急和調節能力。
對于油氣行業來說,隨著大國博弈競爭加劇、俄烏沖突的爆發導致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風險加大,油氣安全重要性得到提升。
“油氣是當今全球可標準化、規?;灰椎拇笞谏唐罚绻覈蜌膺M口下降,新能源出口優勢又明顯,國際貿易順差將會增大,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國際貿易摩擦或糾紛,這個風險同樣不能忽視。”劉滿平進一步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