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路
1.國外能源行業轉型經驗
能源安全是重中之重,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2021年以來,歐洲成為本輪能源危機的“震中”,原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歐洲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經濟發展繼續承壓,衰退風險上升,據標普全球公司月度調查數據,歐元區2022年10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3,其從2月開始連續下滑。導致歐洲能源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源來源對外依存度過高。當前歐盟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0年化石能源占歐盟能源消費總量的68%。具體來看,石油占35%,天然氣占24%,煤炭占10%。但歐盟本身化石能源產量并不高,且在過高的能源轉型目標下持續減少。截至2020年底,歐盟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在90%以上,天然氣的依存度達到84%,煤炭的依存度達到36%。而且,歐盟化石能源主要的進口來源國就是俄羅斯,根據IEA數據,俄羅斯原油占歐洲市場進口的33%,天然氣占45%,德國、波蘭、意大利和荷蘭等國對俄羅斯煤炭進口占比超過65%。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導致俄羅斯能源對歐洲出口供應受到嚴重制約,歐洲能源危機也持續加重。
現階段仍須統籌考慮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共同發展。歐洲能源危機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就是過高的能源轉型目標。歐洲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碳中和目標的地區,從2015年起,歐洲加快能源結構轉型,煤電占比迅速下降,以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占比不斷增長,截至2020年,歐洲煤炭發電比例降至14%(相較2015年下降20個百分點),核電占比為25%,天然氣發電占比約19%,可再生發電升至37%。但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將導致電力供需雙側的波動性增強,在質量和數量上對靈活性資源提出更高要求,在儲能技術發展不成熟的背景下,風光新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加劇了能源供應的脆弱性,是造成本輪歐洲能源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歐洲能源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多國采取重啟煤電、核電等措施,也證明執行過高的能源轉型目標是不可行的。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對能源的穩定性和成本要求更高,對能源轉型要有清醒的認識和統籌規劃,避免重蹈歐洲能源危機覆轍。
2.煤炭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
利用好碳達峰前煤炭行業的轉型機遇期。碳達峰前,煤炭價格預計維持相對較高位置。2022年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區間為每噸570元至770元,基準價格675元/噸。隨著經濟逐漸復蘇,預計“十四五”后期煤炭需求得到支撐,煤炭價格或將穩定在較高位置。同時,隨著國際煤炭供需緊張,國際煤價維持在高位,進口煤的調節作用減少,也間接有利于國內煤價維持相對高位。此外,由于煤炭產業集中度提高,安檢、環保約束剛性化,煤炭產能預計不會無序釋放,煤炭供需在較長時間內將維持緊平衡。在煤炭價格中長期維持高位的情況下,煤炭企業的現金流及盈利能力將大幅改善,負債率降低,資源型經濟迎來難得的高質量發展機遇期。這一階段,應統籌規劃好能源供應安全、經濟發展與煤炭長遠轉型的關系,發揮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兜底保障和對新能源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未雨綢繆,深刻認識長遠視角下煤炭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氣候危機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威脅,“雙碳”目標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國際競爭需要。“雙碳”目標下,煤炭需求的上限、需求拐點何時出現或存在分歧,但碳達峰后煤炭占能源市場份額的下滑是不可避免的,煤炭行業轉型發展是資源型經濟地區的必由之路。其次,煤炭行業成功轉型有較強的可行性:一是煤炭與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互補性,煤礦區具有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先天優勢;二是煤炭的材料屬性也有助于煤炭低碳轉型發展,原油價格高位波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開始顯現。
3.煤炭行業高質量轉型布局與路徑探討
碳達峰前,側重能源安全,加強煤炭行業的保供穩價。首先,要繼續提高煤炭生產供給質量:一是繼續推進煤炭先進產能投放,淘汰落后產能,煤炭先進礦井開發效率高,能源單耗低,碳排放指標低,是當前國際能源危機導致煤炭進口減少情況下,提高煤炭供給質量、保障國內能源供給最重要的途徑,也是煤炭行業實現碳達峰的主要途徑;二是堅持推進礦井智能化建設,利用當前資源型經濟波峰期,推動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通過智能化礦井建設,實現煤炭行業技術積累,逐步減少從業人員,推動煤炭行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不僅可提升煤炭資源開發效率,助力煤炭保供和降碳,還可為煤炭行業長遠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和人才基礎;三是繼續推動煤炭儲備體系建設,盡快形成相當于年煤炭消費量15%的產品儲備能力,平抑新能源波動造成的煤炭短時需求波動。其次,推動煤炭企業清潔利用,繼續落實煤炭和煤電一體化發展,通過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改造,實現電煤進一步的清潔高效利用;積極推動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加快推動煤炭由燃料向高附加值的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發揮煤炭的原材料屬性,在原油價格高位波動的情況下保障國內原材料供給和價格的穩定。
碳達峰后,側重轉型,做好煤炭產能關閉退出、煤炭企業轉型發展工作。碳達峰后,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提高和儲能建設具備一定規模,煤炭消費降低,存量產能呈現過剩狀態,建議分批分地區退出煤炭產能,高瓦斯、雙突礦井等落后產能實現全部退出,但同時要保留一批高效、智能、少人可“低成本運轉、寬負荷生產”的“柔性煤礦”,增強短時間內煤炭產量快速調節能力,確保我國能源安全。此外,擴展煤炭、煤電、煤化工與新能源協同發展模式,建設一批綜合能源集團,使煤炭低碳化綠色化生產方式全面形成。加速退出礦井資源開發,通過煤礦地下空間再利用等形成煤炭企業的新業態、新產業,使礦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在降碳技術方面,逐步建成一批商業化應用的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煤電、煤化工項目,實現剩余的煤炭先進產能得到清潔利用、零碳利用。
4.加大金融業對煤炭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支持力度
煤炭行業發展、轉型都離不開金融行業的支持與配合。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行業的支持,截至2022年9月,煤炭行業總負債4.40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0.35%。以山西省最大的煤炭專業化重組平臺——晉能控股煤業集團為例,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團資產負債率75.58%,截至6月底獲得銀行授信2857.9億元,使用2056億元,授信金融機構24家;存量債券72只,合計余額785.11億元,金融機構的支持與合作是晉控煤業集團完成煤炭保供任務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相關新型金融工具逐步出臺,有力保障了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布局。
煤炭行業轉型將給金融行業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煤炭保供及轉型升級帶來大量金融資本需求。近年來,國內加大了煤炭資源先進產能的釋放,繼2021年釋放2.2億噸產能后,2022年國家又決定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這些新增煤炭產能需要大量的金融資本支持,給金融機構帶來機會。同時,煤炭行業智能化生產、清潔利用、產能儲備能力建設等,也將帶來金融資本需求。另一方面,實現碳中和后,煤炭資產價格下跌對金融機構造成影響。在碳中和愿景下,煤炭作為高碳資產,未來市場占有率、消費量和價格可能降低,金融機構持有的相關資產價格和規模都會受到影響,將給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帶來流動性短期經營風險、信用風險和金融環境經營風險,影響金融企業經營穩定性。相應煤炭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降甚至違約,也會給債權人機構、銀行等帶來較大財務損失風險。
結合煤炭行業發展、轉型布局安排,加大金融行業對煤炭行業發展、轉型的支持:首先,在碳達峰前加大公共類金融機構如多邊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出口信貸機構等對煤炭保供產能、清潔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由于歷史原因及煤炭限價等政策,煤炭行業負債率長期居高不下,煤炭企業資本支出能力受限,財務負擔持續加大,適當加大公共類金融機構對智能化改造、轉型技術研發等盈利能力較差的項目的投入,減輕煤炭企業財務負擔。其次,利用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煤炭企業的轉型業務。當前綠色金融體系日益完善,
綠色債券、低
碳基金等綠色生態產品與公共服務供應逐步增加,可幫助符合條件的煤炭企業,加快環保綠色低碳工程項目投產、運作。再其次,加強轉型金融體系研究。2022年央行提出,要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繼續深化轉型金融研究,實現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序有效銜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與綠色金融不同,轉型金融的支持對象不一定是綠色產業,可支持煤炭企業的清潔生產、清潔利用、智能化改造等低碳轉型項目。通過發展、完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轉型金融產品,實現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互相補充,擴大了潛在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可選范圍,增加煤炭金融產品的收益和目標類型的靈活性,從而幫助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