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塑料污染貢獻“中國方案”
“2020年,我國塑料制品年產量7603.2萬噸,同比減少7.1%,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研究表明,81%的沿海地區受到了塑料碎片污染,甚至部分河流湖泊、土壤、魚類、植物也受到了微塑料污染,嚴重威脅著百姓民生福祉。”首屆生態塑料低碳循環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通過一組數據指出了我國解決塑料污染的緊迫性。
李景虹表示,塑料污染防治已引起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白色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已列入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2019年的重點改革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意見》。“中國是發展中大國,積極發揮責任大國作用,減少新塑料原料使用量和降低塑料遺棄率,助力實現‘青山綠水’‘雙碳’戰略目標,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污染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在論壇演講中指出了塑料與環境污染直接的深層關系,“塑料材料本身并不等于污染物,塑料污染本質是塑料廢棄導致的環境泄漏。應重視塑料廢棄物的差異化管理,更聚焦于薄膜和異形塑料等環境泄漏率高、資源回收利用低的品種。與此同時,要科學識別減量、替代、重復使用、回收利用等治理措施的適用場景及優劣特性。”
溫宗國認為,在提供相同服務功能時,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往往優于現有替代材料,開展禁限和替代措施需要更加謹慎。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塑料吸管等制品成本遠高于普通傳統塑料,而且廢棄后絕大多數通過環衛清運系統進到焚燒、填埋設施,并沒有產生預期的環境效益,反而增加了巨大的社會成本。生物可降解塑料應優先用于農業等直接產生環境泄漏的使用場景。
溫宗國進一步指出:“塑料廢棄物末端收集和回收利用是塑料污染防治的關鍵環節,可以直接防止塑料廢棄物泄漏到環境當中,是塑料污染治理應最先采取的措施。”
解決塑料污染,新材料是重要抓手之一,為此,中石化首席合成樹脂專家教授喬金樑在發言中指出:“特殊聚合物的溶解再生,是我們開發原創聚合物的絕好機遇。但是,新聚合物起步產量會很低,沒有規模效益,無法與傳統產品競爭,需要政策扶植。”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