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基礎應是先進成熟可靠的科技成果
李毅中表示,二十大報告對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出重點要求,要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盡快建立完善碳排放、碳足跡的統計監測評價技術體系。要采用各種技術手段摸清楚地區、行業、企業不同層面的碳數據,包括碳排量、碳足跡、碳分布等等,從而建立不同層面的碳數據庫、碳資產、碳賬戶,確定
碳配額。
要合情合理地確定碳配額,評價減碳減排的效果,要依靠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建立科學可靠的“雙碳”的工作流程。這些基礎工作現在很不夠。
二是要節約優先,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使用。要持續不斷地抓緊節能降耗、減碳減排,創新并且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降低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物耗。這方面我國已經堅持多年,確有成效,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同時要繼續開拓思路,探索新路,做深做細。
節約使用資源的措施之一是實施新技術與工業制造技術的結合,推進各個行業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技術改造,開辟新的路徑。比如在用能方面,要盡可能以電代煤、代油,改變用能方式。創新變革原來的工藝路線。
李毅中透露,目前各個行業已有一批先進技術,需要進行推廣應用產業化。如第四代核電、高效光伏、智能電網、電化學儲能、光熱發電、綠氫的制儲輸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利用(
CCUS)工業化。
此外,還有一些前沿技術正在開發,比如低碳、零碳,甚至是負碳的新材料,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固體電池、可控的核聚變以及零碳工藝、二氧化碳原料化等等,后期要加大加快科技創新力度。
李毅中建議,要提升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態“
碳匯能力”,因為每生成1立方米的樹木能吸收1.8噸二氧化碳,每1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年吸收0.3-0.6噸二氧化碳。
他還強調,據測算,到2060年,我國要實現“雙碳”目標,需投入300萬億人民幣,這是個天文數字。這么大的投入,它的基礎應該是先進的成熟的可靠的科技成果。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