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碳中和需多方合作
2021年10月以來,隨著《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圍繞能源、運輸等多個領域的“雙碳”政策陸續出臺,我國正在加速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碳中和的全面推進,對社會各界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王希勤提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在王希勤看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清潔美麗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在構建碳中和的過程中,則需要多方合力。其中,能源與之密切相關。當前,我國用能結構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但2022上半年,非化石能源展現了迅猛的發展勢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共發電3.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呈增長勢頭。以6月為例,火電同比下降6.0%;水電增長29.0%;核電下降9.0%;風電增長16.7%;太陽能發電增長9.9%。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碳中和經濟”論壇上獲悉,李毅中認為,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時,各種發電能力要互補匹配,保障供電安全穩定。
隨著
清潔能源占比增加,電力系統的互補匹配成為其中的關鍵環節。李毅中表示,我國發電與用電相距遙遠,用電主要在東部地區,發電來源,尤其是
清潔能源發電在西北西南。因此要建設特高壓輸電,加大“西電東送”,同時推動“智慧電網”“儲能+
新能源”來平抑風光電的間歇性以及水電的季節性。不過,也不能忽略火電仍然起著支撐和兜底的作用。
在推進“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既要著眼未來也要立足當下。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其中煤炭是重中之重,而煤炭的
碳排放則更是減碳的焦點。
對于煤炭消費,李毅中表示,在有序推進煤炭減量的同時,要關注電煤保底量。在減
碳減排、減少煤炭消費的同時,也需要保持相應的煤炭產能產量,充分吸取去年因缺煤造成拉閘限電的教訓。
在李毅中看來,“雙碳”是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節約和減碳是相輔相成的。碳達峰不意味著推高碳排放峰值,一定要實行碳排放強度和總量的雙控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