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地球” 愿景謀新局
中國能源報:近年來,總局創新性提出建設“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的戰略愿景,是基于怎樣的背景?有何意義?
趙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產業現代化水平提升,總局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以此為契機,2018年,總局結合行業特點,創新性地提出建設“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的理念,即“以地質勘查技術為依托,全面加強地下空間探測,投身‘透明地球’建設;以地理信息技術為依托,全面打造地質信息化產業平臺,參與‘數字地球’建設;以地災治理、環境修復技術為依托,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奉獻‘美麗地球’建設。”實現了由傳統勘查向綜合勘查、綠色勘查轉變,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與思考。
同時,總局聚焦主責主業,拓展綠色低碳產業鏈條。以“地質勘查與礦產開發、地質環境與生態建設、地質工程與技術服務”三大核心產業板塊為依托,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幅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主要指標均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考核目標任務。
中國能源報:“十四五”期間,總局在打造世界一流地質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的進程中面臨哪些挑戰和困難?有哪些應對措施?
趙平: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產業格局面臨歷史性的重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能源技術革命加速演進,非化石能源替代步伐加快,生態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對行業來說既有挑戰、更有機遇。
長期以來,總局作為事業單位,勘探成果都無償上交國家,沒有形成較強的資本積累,發展產業較為單一。隨著企業化、市場化發展,體制機制等問題已經成為束縛地勘單位破繭重生的最大障礙。
“十四五”期間,總局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的,構建“小局大公司”的發展格局,即以“一企一平臺”模式實現事業與企業協同發展,逐步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推動轉型升級,逐步構建以“地質勘查與礦產開發、地質環境與生態建設、地質工程與技術服務”為核心,形成地質業務全產業鏈的覆蓋、礦產開發全周期的服務、生態環境一體化建設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是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黃河大保護、西部開發開放等區域發展戰略,履行國資央企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三是推進科技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立足總局科技型、公益性央企定位,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力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四是推進產融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充分借助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功能,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以融促產,帶動主業和實業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