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 " 有可能長時間地成為這一輪結構性市場的主線,且輻射范圍不局限于
新能源行業,很多周期行業、制造行業都會受到深遠影響。
無論是新能源本身及其應用,還是傳統企業的低碳轉型,都蘊含著無限的商機。從 2020 年 " 雙碳 " 目標的提出到 2021 年 "1+N" 頂層設計的頒布,再到最新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的定調," 雙碳 " 工作的思路愈發清晰。
不只是新能源
在過去一年里,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全球市場均有所恢復。在此背景下,部分產能利用率高位和產能供給存在滯后期的上游資源行業形成了供需缺口。廣發證券 ( 000776 ) 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從產能的視角來看,
碳中和帶來的供給收縮對于行業有一定的漲價預期。2016 年以來的供給側改革和之后供給收縮的常態,導致企業產能供給在低位,而 2021 年的產能利用率在持續的高位,所以它處于供需緊平衡的狀態。除了上游資源的漲價之外,供需缺口潛在擴張,中游制造、可選消費行業也有一些漲價的潛力。
從中期來看,供需緊平衡的行業還是可以繼續去觀察它的投資機會。包括實現 "3060"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增加新能源的占比。戴康認為,除了政策扶持、新能源技術及技術迭代升級之外,還需要一些行政手段壓縮高耗能產業的占比。從供需缺口和新能源的角度來講,能源的轉型可能帶來機會。
從整個新能源的角度來講,新能源車、光伏、建筑的
節能減排,甚至包括環保產業,這些在 " 雙碳 " 政策的大背景下,在整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從先立后破的角度來講,都將迎來投資機會。
盡管 2021 年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股票都有過不錯的表現,但實體層面還是出現了復雜矛盾的現象。對于傳統能源緊張和
價格上漲,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分析稱,首先,要明確能源轉型是經濟轉型的結果,而不是相反。經濟結構轉型和能源轉型在短期步調不一致,但長期還是會回到主線,回到新能源。其次,在發展、轉型進程中,供給快速變化,可經濟結構轉型沒有那么快,在資本市場上也體現為一種投資機會。
陳果建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要區分長期趨勢和短期問題。2021 年人們看到上游舊能源和新能源都有機會,但是從能源轉型這個大趨勢來說,碳中和是長周期,新能源是長期機會。新能源革命為相關產業帶來很多衍生的投資機會,包括未來的儲能,都是增量變革。此外,未來會有新的市場化機制和
平臺,也會帶來機會。比如
碳交易平臺,
碳減排處理控制能力比較強的公司,實際上又獲得了新的 " 雙碳 " 紅利或者 " 雙碳 " 資產,這些都是新增的機會。
巨額投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 "
綠色金融和氣候政策 " 高級別研討會上曾表示,預計 2030 年前中國碳減排需要每年投入 2.2 萬億,在 2030 至 2060 年,每年投入的數字會更大。圖片 /TUCHONG
作為從事一線低
碳基金工作的基金經理,匯豐晉信基金研究總監、基金經理陸彬認為,碳中和、碳達峰有可能長時間地成為這一輪結構性市場的主線,且輻射范圍不局限于新能源行業,很多周期行業、制造行業都會受到深遠影響。由此,投資機會和變化將從三方面體現:第一是電力,只要和電相關,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核電等等,電的使用端、存儲端和運輸端,都將迎來巨大的投資變化和機會。第二是周期制造的龍頭公司。既要完成 " 雙碳 " 目標,又要實現經濟發展,這將促使周期行業進入的門檻和壁壘大幅提高,而龍頭公司有大量的研發支出,他們會充分受益于盈利中樞的提升和估值中樞的提升。第三是環??萍脊?。新政推出不久,創業企業、科學家、教授的產品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迸發,在增加很少成本的情況下降碳。由此,未來幾年,環保科技公司或將誕生很多超級成長股。
從地理區位的角度來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基于能源結構的調整也將呈現新的發展路徑,西部及北部地區可能將因為可再生能源的突出優勢而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帶來新的發展生機。對于金融機構來說,他表示," 雙碳 " 目標的設立,為其在新能源、新型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領域帶來大量投資機會,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