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彰顯實現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2021年11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向參與COP26的各國領導人發表的書面致辭中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復蘇,需要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和加速綠色轉型。實際上,在COP26召開前的一年中,中國政府已經在有計劃、有節奏地部署“雙碳”目標相關工作。尤其是在COP26召開前夕,連續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綱領性文件,彰顯了中國實現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在政策層面,中國還將陸續發布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出臺科技、
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達峰、
碳中和“1+N”政策體系,同時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這些舉措向全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在彰顯決心的同時,中國將真抓實干,說到做到。
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的意義不言而喻。COP26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各種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水平”,中國對外部環境有著充分和深刻的認識,但同時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壓力和挑戰,尤其在各項措施進一步明晰并落實到行動之際。中國“雙碳”戰略的部署突出“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通暢和風險防范”等原則,落腳點在于先立后破,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依托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及市場機制體制的建立完善,從而實現經濟結構的平穩快速調整以及經濟發展由“量”向“質”的根本性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中國碳排放權市場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是連接并參與全球碳市場交易機制的重要紐帶和
平臺。
碳排放權交易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促進產業低碳轉型升級和實現碳中和的市場工具。在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場機制的過程中,中國必然需要在市場機制的建立和
碳配額的
價格上爭取話語權和定價權,維護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利益,這也是為何中國的全國碳交易市場建立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原因。2021年7月16日上線的全國碳市場,首批納入發電行業2000多家,覆蓋超過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就此誕生3。未來還將納入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石化、建材、造紙及航空等重點行業,并逐步推出提升市場效率的配套機制及金融支持體系。
作為碳交易市場的主體,中國企業對于碳交易和
碳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很多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將之納入日常經營和長期價值實現的實踐中。根據自身在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戰略定位,建立合適的
碳資產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對碳資產的開發和交易進行規劃,有效管理和平衡轉型風險和資產價值最大化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應該考慮如何將氣候變化所催生的轉型風險和相對應的碳資產管理策略與氣候相關信息披露進行銜接。隨著碳資產規模的積累和擴大,中國企業需要采取更加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加速技術和商業創新以及能力建設,依托數字化技術、負碳技術以及
碳金融的創新,不斷提升碳資產管理的水平,同時主動融入全球碳交易市場機制的建立過程,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方案和智慧。
總結
COP26保持住了實現控制溫升1.5℃目標的希望。在意識層面上,COP26再度強調了加強全球應對氣候緊急狀況的極端緊迫性,以及全世界實現公正、公平的氣候轉型的必要性。中國在彰顯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決心的同時,其行動將是影響全球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用播下的種子去評價每一天”,中國的行動和進展令人期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