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到不久前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半年間,“
碳中和”從一個陌生的專業詞語成為高頻熱詞。近日,由科技部組織召開的以“
碳中和的科技創新路徑選擇”為主題的第S60次香山科學
會議對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與會
專家看來,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解決氣候危機,“中國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承諾,不僅設定了時限,對我國能源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而且將帶來一場經濟社會環境的重大變革,深刻改變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風能、光能等將走上電力主場
百年來,為了獲得電、熱等能源,人類早已習慣了燃燒煤炭、石油為主的化石能源。但其產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成為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主因。因此,碳中和的目標首先指向了能源革命。
“我們現有的能源可以分為三大類,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化石能源,水能、風能、光能、地熱能和生物能等是可再生能源,此外核能也是一類
新能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介紹,近年來,能源低碳化、無碳化已是國際大趨勢,碳中和的目標將直接促進我國新的能源體系構建和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
“現在有觀點認為,離碳達峰還有10年,我們碳排放還可以沖個高峰。然而,碳達峰不是沖高峰,而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礎步驟,這兩個目標本質就是低碳轉型。我國將由化石能源為主轉向非化石能源為主,這是又一輪深刻的能源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他指出,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在化石能源“富煤、缺油、少氣”的同時,一定要把豐富的非化石能源資源作為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碳中和目標測算,我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總能源需求中占比要達到25%,這將促使我國逐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體系,長期以火電為主的電力行業將逐步減排。
“10年來,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生產成本在不斷下降,我國將擁有一個以非化石能源電力為主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這也要求電力系統的體制、機制、管理運行等方面隨之作出一系列革命性變革。”杜祥琬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