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碳準確定價,是催化企業和個人脫碳、推動氣候行動的重要杠桿。維持
碳市場的可信度,取決于
碳信用項目的高質量,但質量定義不應設得過于狹隘,以免一些有益但不夠完美的
碳信用項目無法落實,阻礙近期的脫碳行動。
淡馬錫旗下的
綠色投資公司GenZero星期五(4月12日)推出未來碳市場情境分析報告,提出未來碳市場和氣候行動的三種可能性,供各方參考來制定可行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圖,為未來做好準備。
GenZero考慮碳市場現今的情況,以及接下來須面對的不確定因素,擬出碳市場未來的三個情境,即綠色新世界(Green New World)、可持續但分裂(Sustainably Divided),以及韌性島嶼(Resilient Islands)。
在“綠色新世界”中,氣候變化災難催發氣候行動合作,這將是全球的首要任務;社會具氣候變化意識,關注碳項目完整性,重視可明確量化且長久的氣候應對方案。不過,社會對質量的定義狹隘,或阻礙近期的脫碳行動。
在“可持續但分裂”的情境中,地緣政治導致氣候行動和脫碳化進程出現分歧,碳市場因意識形態而分化,氣候行動和去碳化也出現競爭性論述等。
“韌性島嶼”的形成,是因氣候災害對國際合作帶來壓力,導致各國向內,專注當地解決方案,使氣候行動和碳市場變得支離破碎。
高質碳信用定義不應太狹隘
報告分析三種可能在未來出現的碳市場情境,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之一是:許多碳信用項目的類型或無可避免存在碳泄漏和逆轉的風險,并面對解決生物多樣性等問題的壓力。如果針對碳信用項目質量的定義設得過于狹隘,一些項目恐無法達標。
報告指出,制定質量的定義時應考慮實際情況等,過于狹隘的定義,可能阻礙許多項目和碳市場的發展,對近期的脫碳化不利。
GenZero首席執行官張俐偉舉例說,應進一步探討如何用“永久性”判定碳信用是否屬于高質量,這一標準在詞義上要求項目永遠存在,但事實是無人知曉項目能否永久持續。
他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項目是否永恒,而是項目須持續多久才算優質的項目。“若定義特別嚴格,如項目不能維持1000年都被視為不夠好、不被接受,一些對環境有益但只能維持100年的方案,或因不達標而無法獲得資助,但后者可能是幫助暫緩氣候危機、幫人類‘買時間’的項目。”
獨立管理機構自愿碳市場誠信委員會去年7月推出《核心碳原則、評估框架及評估流程》,旨在建立可信和嚴格的方式,識別高質量碳信用,如碳信用應滿足額外性、持久和避免重復計算等標準。
我國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和國家環境局去年10月宣布,碳信用項目須符合七大原則:避免重復計算、能帶來額外效益、具真實性、經量化和驗證、有永久性、無凈傷害,以及無碳泄漏。
問及報告是否影射現有指導原則把質量的定義設得過于狹隘,GenZero政策與分析總監拉赫曼(Anshari Rahman)說:“我們不是在評論現有的定義是否狹隘。如果碳信用項目須滿足過于嚴格的標準,可能會喪失一些具潛能但不夠完美的近期方案……報告試圖闡發,在追求完美或嚴格性時,決策者應平衡哪些因素。”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