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下,當“
碳市場”“
碳交易”不斷成為“熱詞”,對于生物質能企業而言,“經濟性”問題往往是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如果參與到碳市場中進行交易,生物質能項目到底能獲得多少額外收益?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當“碳市場”“碳交易”不斷成為“熱詞”,對于生物質能企業而言,“經濟性”問題往往是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11月23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北京松杉低碳技術研究院和昆侖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生物質能項目參與碳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回應生物質能企業對于參與碳市場的熱點關切。
可有效提升經濟性,但成本尚無法精確量化
作為報告主編之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創新業務部總監韓翠蓮表示,根據項目的不同類型,生物質發電、供熱和氣化所產生的減碳收益也存在差異。
就生物質發電項目而言,韓翠蓮測算,如果按照碳
價格為30元/噸左右進行計算,生物質發電項目參與碳交易后的收益約為0.0175元/度。當前,含國家補貼項目的上網電價約為0.75元/度,無補貼項目約為0.36元/度,這一收益水平約占補貼項目度電
價格的2.33%,占無補貼項目的4.86%。如果
碳價格提升到60元/噸左右,相應收益則可以增加至0.035元。對于生物質供熱項目,目前,工業蒸汽的售價約為220元/噸,在
碳價格30元/噸的情境下,蒸汽收益可增加10元/噸左右;當碳價格提升至60元/噸,相應收益則可提高到20元/噸左右。韓翠蓮表示,與上述兩種項目相比,生物質天然氣項目的收益相對減弱。目前,天然氣的市場價格約為2.5元/立方米,按照30元/噸的碳價格計算,生物質天然氣的
碳減排收益約為0.06元/立方米,約占氣價的2.4%;當碳價格達到60元/噸,相應收益可以提升到約0.12元/立方米。
韓翠蓮同時指出,就現階段的市場情況分析,生物質能參與碳交易的前期開發成本還無法做出準確量化預測。“成本組成主要涵蓋四個方面,即開發階段的協調組織和各種審核文件的準備、項目審定、項目監測和項目核證。不同類型和體量的項目開發成本差別很大,以項目監測環節為例,往往越是小規模的分布式項目,監測成本越高。而那些工業化和數字化程度較高的大項目,監測要相對簡單,費用也低一些。此外,更重要的是取決于
CCER機制重啟后的要求。”韓翠蓮表示,隨著管理手段的不斷進步和數字化程度的提高,相信未來的開發成本會逐步下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