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歐盟自2012年1月1日開始征收“
碳排放交易費”以來,眾多國家怨聲載道,大家反對立場一致,依據不同,預計這場“碳戰爭”將是一場槍來劍往,你我拉鋸的持久仗。而這期間各國經濟以及本來有些憔悴的民航業如何挺過考驗,艱難自處成為關注焦點。
2012年,誰會是最終筋疲力盡贏得這場“碳戰爭”的一方?這個問題可能成為目前人們迫切需要知道的答案。
目前第一回合,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至少26個國家的代表,本月21號將聚在莫斯科召開
會議,共同商議應對歐盟航空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對策。或許是迫于壓力,目前有消息稱歐盟氣候行動司負責人德貝克周二表示,如果今年各國在創建全球排放控制體系上取得顯著進展,歐盟或將“有條件”暫停要求航空公司實施排放交易體系的“部分”內容。這一表態被媒體認為是歐盟在航空
碳稅問題上有可能的口氣軟化。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問題
專家劉明禮認為,這看似歐盟信號積極,但實際政策轉變起來很難:
劉明禮:氣候部司長的表態,我覺得是歐盟態度轉變的一個信號,但僅僅是一個信號而已,并不意味著歐盟在碳稅立場上短期內會有一個大的轉變,因為要轉變的政策的話十分復雜,提出了這么一個前提條件,各國要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碳排放問題上取得明顯進展,這個條件是相當的難以滿足的。另外從法律程序上看,歐盟要改變自己的氣候政策,改變自己的碳排放政策也是十分的困難的,因為歐盟委員會在政策上并沒有決定權,它只能是有一個提議權,最終還要各個成員國在歐盟理事會投票來決定。
對于歐盟千方百計想要索取的“過路費”,對于本來就競爭激烈,今年不甚景氣的世界上很多航空公司來收,就是雪上加霜。
達美航空中國及香港地區總經理鮑迅捷:我們認為歐盟征收的這個碳排放稅是非法的。所有民航公司都遵循《芝加哥公約》,這是全球民航業的運作方式,我們重視整個行業都遵循的這些指南,而不是由某個地區性政府對我們這個本已深陷困難的行業肆意征稅。
2012年1月1日起,歐盟將開始向進出其成員國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稅,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測算,明年碳排放稅將給歐盟航空業帶來34億歐元的額外收入;
而中國民航局近日的一番“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表態,將已經飽受詬病的歐盟航空“碳稅”,再度推上風口浪尖。無獨有偶,若是算上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印度等近40個同樣說“不”的國家,以及也對“碳稅”持反對意見的國際民航組織等重量級機構,歐盟一意孤行的身影,多少顯得有些寂寥。
目前歐盟以外的眾多國家組成聯合陣線,劉明禮認為大家立場一致,但是依據不同。
劉明禮:比如說美國和歐盟之間是簽署了開放領空協議,根據開放領空協議是相互之間不能夠征收燃油稅,中國方面和歐洲方面是以《京都議定書》為法律基礎,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來承擔減排義務。
碳交易體系2012年開始計算,2013年交錢,未來各方勢必還有一番艱難的槍來劍往:
劉明禮:盡管說2012年1月1號歐盟的碳排放計劃已經開始執行,但是現在只是一個計算的問題,還沒有涉及到交錢,所以說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給歐盟和各個其他經濟體之間談判,預計這場談判可能會是非常艱苦的。
專家警告,這場世界“碳戰爭”有演變貿易戰的可能:
劉明禮:單方面舉動的話,從世界范圍內來講,會給世界經濟造成一個不利的影響,因為歐盟畢竟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碳排放稅這么強烈的舉措肯定會刺激其他經濟體,現在美國、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對歐盟采取報復性措施,這樣的話容易引起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