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總體發展框架待明確
記者采訪了解到,證監會已給碳金融產品進行分類,而對于碳金融的未來定位,目前尚未有總體框架。業內人士普遍建議,應在國家層面開展頂層設計,明確是將碳金融作為輔助碳市場減排的工具,還是作為具有獨立金融屬性的市場。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碳金融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有利的政策環境、完善的市場機制和可靠的服務體系。
“碳金融市場連接著碳與金融兩大領域,其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劉糧對記者表示,金融市場的成熟度、資本市場的穩定性、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整體金融風險狀況等均對碳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同時,碳市場的成熟度、覆蓋率、規范性和碳價的合理性等也制約著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因此,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實現碳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在我看來,碳資產與石油、煤炭等頗為相似,兼具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碳金融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為金融市場帶來新挑戰。若碳交易日趨成熟,各行業及主體對其運作有了深入理解,碳金融無疑將隨之發展壯大。”
劉糧還表示,中國目前正努力實現碳達峰和
碳中和目標,碳金融的發展應當與這些長遠目標相銜接。政策目標需要明確,以便為市場提供清晰的發展方向。同時,應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形成統一的政策框架和監管體系。此外,要明確碳資產的雙重屬性,這有助于市場參與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風險。應通過政策和市場機制設計,強化碳資產的金融屬性,同時保證其減排功能的有效性。
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能源與氣候變化中心主任陳明揚對《》記者表示,在全國碳市場醞釀和建設階段,就有不少
專家提出碳期貨、碳期權等金融產品。但碳市場衍生金融發展的重要前提是碳市場的發展和成熟,倉促引入碳金融可能對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定位造成沖擊,要加強對此類問題的研究論證和試點,以便適時引入?,F階段,一些全國碳市場納管企業,已在開展碳資產抵質押貸款等碳金融創新。未來,隨著全國碳市場發展壯大,碳期貨、碳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有望逐步引入,進一步完善碳市場機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