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是推動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開市以來,我國碳市場整體運行平穩,
碳排放配額成交量價穩健上升,成為降低
碳減排總量和強度的重要手段。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月9日,全國碳市場
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3億噸,累計成交額104.96億元。
近日,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等5家上市券商公告獲批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業務資格。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就上述公司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業務準備、意義、戰略部署等事項進行連線。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碳排放交易主體對碳排放配額進行的公開
買賣活動,能夠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使企業履行碳排放義務。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中心教授藍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市場是為了實現減排目標而建的政策性市場,券商等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交易將提升碳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量,促進碳減排成本的下降,從而體現金融手段對于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重要性。”
目前,加上本次獲批的5家上市券商,證券行業共有8家券商獲得碳排放權交易業務資格。中證協數據顯示,在踐行碳達峰
碳中和方面采取具體舉措的75家證券公司中,有15家成立專門的碳金融業務團隊或碳金融業務組,占比20%。券商通過
試點碳配額和中國核證減排量(
CCER)交易等方式,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例如,此次獲批交易資格的中金公司回復《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積極開展碳金融業務的人才儲備,推動內部業務制度、投研體系和風控體系搭建,開展碳金融產品的創新探索,為碳交易業務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記者從東方證券處獲悉,“東方證券固定收益業務總部也在碳排放權交易業務的人才儲備、業務制度建設、投資策略制定、風控體系構建以及技術系統研發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籌備。”
申萬宏源證券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多次組織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專題業務研究會,以碳排放權自營交易業務為抓手,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社會實現
綠色低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金公司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有關規定要求,以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進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目標,合規、審慎開展碳排放權業務,將相關業務納入全面管理體系,立足客戶減排需求,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和碳金融產品盡快落地。
有望進一步強化券商
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全國碳市場上線運行以來,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交易
價格穩中有升,主體有序參與交易,企業減排意識不斷提高。
“僅僅靠企業相互之間交易的原始碳交易市場,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等情況,券商的加入可以增加交易量、降低交易費用、增加信息聚合程度、減少信息不對稱等情況,也可以為市場上交易的
碳價格提供參考。”藍虹解釋道。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機構,券商在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金公司表示,“證券公司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可基于自身成熟的交易能力和風控體系,從市場流動性、價格發現、信息挖掘、碳金融工具等維度多元化豐富碳市場,提高市場交易的有效性和連續性,促進合理碳價的發現。”
而東方證券則可依托股東的能源產業優勢和自身較為豐富的金融管理經驗,為客戶提供碳排放權的交易和風險管理工具,包括碳排放權的報價詢價、碳金融業務咨詢、研究等服務,助力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和轉型發展,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當然,未來券商參與碳市場交易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申萬宏源證券表示,“碳排放權自營交易業務資質的獲取,進一步強化了申萬宏源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為更好地參與碳排放權市場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新路徑。”
中金公司表示,“參與碳排放交易是中金公司服務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一方面,通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中金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公司成熟的交易能力和專業的產品創設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低碳轉型解決方案,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有助于豐富公司綠色投資品種,構建全鏈條交易能力,提升綠色綜合服務能力,更好擁抱雙碳發展歷史機遇和綠色發展新賽道。”
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健表示,“對于券商機構來說,其在綠色金融產業發展中的參與仍然較傳統,例如綠色企業、綠色產業上市、綠色融資、綠色發債等。因此,未來參與碳排放權市場建設是券商一個重要的戰略性業務。現在中國的碳排放權市場發展相對較初步,既有全國市場,也有很多地方性市場,參與主體還是較少。因此,在市場互聯互通、基礎制度、監管政策,乃至市場交易體系的建設等方面,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