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賬戶需界定相關權利和責任
在向“雙碳”目標邁進的過程中,碳賬戶是摸清碳排數據的最新基礎設施,近年來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
目前,
北京已開始通過構建個人碳賬戶平臺推行碳普惠;上海、山東等地陸續發布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征集文件,著手規劃碳賬戶建設等工作;深圳、廣州等城市相繼發布碳普惠體系建設方案、碳賬戶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等文件。
綠色發展是當前全球一大潮流,各國都在探索低碳發展路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曾表示,通過建立碳賬戶,界定相關權利和責任,增加碳減排的微觀動力,可以使微觀主體主動推動綠色發展。
要想實現“真減排”,就必須摸清碳排放“家底”。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在企業碳賬戶建設過程中,要鼓勵多方建立積極的合作關系,支撐政府及金融機構配套差別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有針對性地開發綠色金融創新產品。
廣州是全國唯一兼具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和國家
碳交易試點的城市。“廣州以碳金融為典型代表的綠色金融發展優勢凸顯,應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碳交易平臺作為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核心抓手,打造綠色金融總部集聚區。”肖斯銳說。
企業碳賬戶本質是從“碳維度”對經濟主體的價值評估,最大程度地發揮金融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肖斯銳表示,廣州可以構建多層次的碳金融業務市場,研究建立全國
碳市場和區域
碳市場協同機制,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加大力度探索碳金融在大灣區的標準、產品和服務創新和落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