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擴圍漸近
目前我國強制碳市場主要針對電力行業,減排效果逐步顯現。據生態環境部統計,2023年全國火電碳排放強度相比2018年下降2.38%,電力碳排放強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發電行業供熱碳排放強度年均下降2.5%,累計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2.5億噸。配額交易為企業提供了更靈活的減碳方式,在前兩個履約周期中,電力行業總體減排成本降低了約350億元。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將這些高排放行業盡早納入強制碳市場,就抓住了我國碳排放的主要矛盾。2024年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將被納入強制碳市場,近期已經發布了水泥和鋁冶煉行業相關核算、核查技術指南。
近日,多個行業明確低碳發展要求,積極建設“雙碳”相關制度體系。10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發布《關于發揮
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鼓勵金融機構
綠色低碳發展。10月8日,工信部發布《印染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指南(2024版)》,為推動印染行業實現綠色轉型提供了具體路徑。
針對市場關心的碳數據標準化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10月24日聯合印發《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計劃到2030年,系統完備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構建完成,國家、省級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運轉,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核算標準和規則更加健全。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委員會認為,隨著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制度的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提升,數據獲取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將提高,我國將積極研究如何將碳配額分配方案由“事后分配”調整為“事中分配”或“事前分配”,盡早向相關企業明確配額分配預期。
全球碳市場建設的積極進展也為國內碳市場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段茂盛表示,國內碳市場經歷了從自愿參與到建立強制性市場的轉變,目前處于以更加靈活的身份參與國際碳市場合作的新階段,這既能滿足國內減排需求,也能促進提升國內碳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